2005-01-08 00:00:00 作者:盛维华 来源:今日高邮
在今年12月15日王姚村的选举大会上,年仅26岁的曾宝玉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被村民们选举为第七届村民委员会委员。说起他的创业故事还真的让人耐听:他凭着自己敢闯敢干的劲头,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三年挣回一台收割机。
2002年,带着在部队锻炼过的政治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曾宝玉退伍回到了家乡。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进入到扬州一家单位上班,按理说是心想事成。但每天循回蹈矩的上下班让曾宝玉觉得生活太安逸,而且收入不高。于是他决定走出来闯一闯。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曾宝玉觉得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家中农田收割成为当前摆在农民面前的突出问题。他决定购买一台收割机,方便农民,富裕自己。他说服家人,放弃进镇建房,多方筹资23万多元,新购回一台收割机。2002年秋,曾宝玉驾驶着崭新的收割机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为农服务的过程中,曾宝玉凭着自己过硬的收割技术,尽力让粮食“颗粒归仓”赢得了农户们的信任。为了放大服务范围,增加创收的优势,曾宝玉立足本乡,又加入了农机跨区作业的行列,他先后到浙江的嘉兴、安徽的全椒等地区为农户进行收割,广揽财源。虽说每年的收割季节特别辛苦,但苦有所得。每年的纯收入在数万元以上,三年来就挣回一台收割机。与此同时,曾宝玉家又种植了40多亩的农田,进一步延伸了致富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