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2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国税局
今年以来市国税局以创造一流工作水平,打造一流干部队伍,营造一流治税环境,提供一流纳税服务为工作目标。大力组织收入,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税收管理,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高邮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截止到11月9日,全局共完成工商税收36339万元。其中,“两税”净入库31184万元,完成计划的100.54%。其他各税入库 3420万元,完成计划的122.14% 提前50天完成了扬州市局年初下达的税收计划。
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税法宣传活动,通过税收政策咨询辅导、税企沙龙、服务厂商行、税法宣传周等形式,积极营造诚信纳税环境。推行行政许可,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办税流程,制定配匹省局6.0版岗职体系,规范执法行为,搞好执法服务,在全市执法单位作风建设评议中,稽查局被评为群众最满意执法单位。
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夯实征管基础,以纳税评估、网上论证、责任区管理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强化“三源”管理,率先在扬州市局实现征管“六率”100%,确保每月“两税”收入连续5个月突破3000万元大关,结束了国税收入每月在2400万元排徊的局面。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坚持依法减免,依法退库。积极帮扶贫困户、薄弱村,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失学儿童,参加市政府“三城”同创活动。大力推行全员教育,开展“三强化一弘扬”主题教育和“遵纪守法”、“增强纪律观念、自觉接受监督”专题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市级机关作风建设评议、创建文明单位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送桥国税分局被扬州市委表彰为“十佳”单位,六个农村分局均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
地税局
2004年是我市实现“十五”奋进计划及跨越式发展的起跳之年,高邮市地方税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 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地税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为国聚财,坚持收入中心不动摇。全年共征收地方税12689万元;征收地方事业发展基金2521万元;征收教育费附加802万元;征缴社保费16100万元;征收其他基金费475万元。征收总量达3.3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4984万元,增幅18.06%,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地税各项收入占地方可用财力由1995年的16%上升到2004年的61%以上,为政府平衡财政收支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落实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投身于招商引资工作,年内引进域外项目3个,引资700余万元;积极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广泛开展“为投资者服务月”及“送税收优惠政策到户服务月” 等多项活动,全年共办理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减免182户,减免税收269万元;办理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6户245.3万元;办理福利企业等三类企业减免38户1609.54万元;批准税前弥补亏损25户595.03万元,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三是以人为本,以倾情服务纳税人为宗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推行“一窗式”服务、“敞开式”服务、“贴近式”服务、“保姆式”服务,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在广泛开展“税企共建”、“税区共建”、“税园共建”的基础上,架设了地税与纳税人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全系统连续4年届被授予省级“文明行业”称号。
工商局
2004年,高邮工商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活动,全面整顿执法队伍和执法作风,坚持立党为公和执法为民,坚持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干部队伍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该局始终把发展作为工商工作的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全市商标广告发展战略,为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在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中,该局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形成。
质监局
召开质量兴市大会,签订责任状,落实12个方面工作。
顺利通过扬州市政府质量工作目标考核。
组织质检员函授培训班,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开展5类食品的监督检查,督促新十类食品生产企业中办“QS”。
标准动态管理,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罗氏沼虾国家级示范区通过专家组评审。
坚持打扶并举,查处危害国计民生和百姓财产安全的大、要案。
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气瓶专项治理、工业压力管道普查工作。
质监窗口被省局评为 “文明诚信示范单位”和市 “红旗窗口”。
弘杨 “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部门精神,健全机关行风责任制,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管,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践行特事特办、廉洁行政、首次不罚、错案追究四项服务承诺。
药监局
1、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办案水平。围绕“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主题,今年我局大力加强政治理论及法律业务知识学习,增加了执法人员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全年出动稽查执法1270人次,查处药械违法案件77起,有力地打击了药械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药品药械市场秩序,无1例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
2、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帮促效果。以国家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GMP、GSP等规范认证为切入点,全力帮助和督促相关企业尽快实施GMP、GSP改造,为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打好基础。先后举办从业人员培训3期700余人次,帮助引进医疗器械和药用玻璃包装制品生产企业各1家,帮促沪港新亚药业(扬州)有限公司、高邮兆康药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GMP改造认证、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通过GMP认证复验,41家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全市医药生产企业销售额比上年翻一番。
3、坚持文明执法,提高服务质量。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先宣传教育后依法查处,先促进发展后改进提高,先告知整改后按章处罚,先诚信创牌后规范约束,先武装思想后执法上岗,在今年 8月全市31个行政执法大队行风评议中名列第7位。同时,把文明单位创建延伸到涉药单位,大力开展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诚信建设,在159家药店(房)中授予15家零售药店和7家医疗机构药房为放心药(店)房,使药品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的药店(房)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得到落实。
烟草局
在扬州市局(分公司)和高邮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烟草局(公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点围绕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实现销量效益平稳增长”的总体思想和“五个提升”的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三个转变”,以追赶式发展的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狠抓了全年的工作落实。
一是以人为本,狠抓了干部职工在观念、思想以及作风方面的三个转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建立健全了诚信体系,依法行政的水平和市场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高邮市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实施方案》得到全面的实施。三是狠抓了各项经济指标的落实,网络运行水平和市场控制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完成2.85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税利5970万元,同比增长25.2%,实现利润4900万元,同比增长32.6%。
盐务局
今年以来,在扬州市盐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高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高邮市盐务局紧紧围绕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实施,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及盐业市场的稳定为己任。坚持依法行政。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实施有效管理。针对当前走私贩私的新特点,新情况,全局上下共同参与,大力实施全员盐政战略,即全员盐政,日日盐政,堵源截流,严防死守,做到 “有警必接,有案必查”。
二是积极开展 “三进”活动和“烈火行动”。为了搞好“三进”活动和“烈火行动”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周密布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两项工作在本市开展得有声有色,并成功捣毁了我市境内的一制售假盐窝点。
三是加强宣传攻势,大造舆论声势。宣传工作是盐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3・15”宣传的基础上,突出精心组织好 “5・15” 宣传,对非法经营食盐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从而增强全民自觉食用碘盐的意识。
邮政局
2004年,高邮市邮政局紧紧围绕高邮“一个追赶、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以解决服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狠抓作风建设,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打造邮政品牌,两个效明显提高。
一是04年业务收入在上年基础上增长18.6%,列扬州各县局之首;二是基层站所建设实现硬件标准化,安全设施如110报警系统、电子监控系统、防弹玻璃、防盗设施全部到位;三是组织开展 “全年服务无投诉”活动,与48家大中型企业实行联络制和派驻制服务,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游营业处又被省局评为示范窗口;四是聘请30名行风监督员,分别在3・15和世界邮政日期间召开座谈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干群关系融洽,今年被省局命名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六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追求卓越,被省服务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江苏省服务质量奖”荣誉称号。
电信局
2004年,市电信局取得了显著成绩,被江苏省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2004年江苏省服务质量奖;通过了1S09001-2000质量体系复核换证审核;营业厅被江苏省电信公司表彰为2002-2003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
2004年,市电信局围绕“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一是对大外环以内的城乡结合部和32个农村集镇,部分自然村、通乡公路实施了小灵通信号覆盖,覆盖范围从去年刚建成时的10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二是实施线路大修理和线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整修线路440处,消除线路隐患153处,更换坏缆149.87皮长公里,更换分线盒892只,修复坏线3784对;三是实施了“宽带业务质量提升/宽带畅通工程”,通过对新用户进行上下行速率测试,对老用户用小对数电缆更换铁质电话下线等办法,提高了宽带业务质量;三是围绕市里建设 “数字高邮”的目标。一方面主动与市信息化办公室联合承办高邮市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题论坛,在建设的“软件”上推,另一方面,投资近200万元,购置了电子政务所需服务器和办公自化软件系统,为行政中心内的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各委办局的办公场所布放了数据线,在建设的硬件上打好了基础;四是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在办公经费中挤和员工集资的办法,向海潮市民广场的建设捐赠了10万元;五是配合市里建设文化大市、创建二胡之乡的目标,与相关部门联合承办了“召唤二胡独奏音乐会”,近千邮城市民享受了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召唤精湛的演奏技法和迷人的艺术风采。
供电公司
2004年,市供电公司立足“构造诚信服务,发展地方经济”的方针,充分展示国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形象,打造“一流的电网、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的电力品牌。
1一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20%,增幅列扬州市区首位。
全年完成国家县级城网改造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110千伏湖西变电所、35千伏营南变电所,总投资达2900万元,投资4600万元的110千伏卸甲变电所已于11月28日奠基开工。电力改造与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构筑了电力保障平台。
开展了“群众满意站所”、电网建设“回头看”、电力服务沿河(湖、路)行等系列服务社会活动,引导社会科学用电和有序用电,实施报装接电“零距离”、报修服务全过程的工作机制,延伸营销服务系统至每个乡镇,方便客户用电业务办理和电费解缴,全力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
“真诚、优质、高效”是我们的服务宗旨。我们热忱欢迎社会监督,竭诚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人民银行
2004年,市人民银行的主要工作特色是认真扮好“四个角色”。
一是当好信贷资金投向的“引路人”。该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及时将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给各金融机构,制定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引导各行社加大信贷投入。如为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该行今年适时适度发放支农再贷款1亿元;为支持农信社改革,发行2666万元专项票据等。
二是当好银企联系的“经纪人”。该行积极主动地充当银行与企业、资金与项目“联姻”的媒介,在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多次开展银企信息发布会和对接会。全年,银企对接累计签约贷款3.9亿元。
三是当好优化服务的“带头人”。该行无论是在基本账户开立的核准、贷款卡的申领还是外资企业登记证的办理及进出口企业的出口收汇核销等,只要资料齐全,都是随到随办。
四是当好金融部门利益的“代言人”。为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该行主动向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宣传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传达金融部门的呼声和建议,以求理解与支持。同时加强信用乡(镇)村的建设;对于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组织金融部门联合采取制裁措施予以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