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辉煌的2004(五)

2005-01-12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经贸局

当好参谋,组织水平再上新高。我局先后参与起草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及时、准确地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信息。在项目建设组织方面,实行领导挂钩帮扶制、双月集中开工制、项目推进责任制,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
服务厂商,活动效果力求实效。在宏观调控期间,我局会同国土局一起对全市工业项目急需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解决了29项工业项目用地272亩,缓解了企业用地燃眉之急。在电力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率在扬州市名列前茅。在向上争取方面,一年来为企业争取到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2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加快发展。
重点突破,工业经济再创辉煌。2004年,全部工业和列统工业预计完成产值153亿元和8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31.5%;工业技改用款16亿元,同比增长82%;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500户,新增私营企业500户,新增个体私营注册资本金12亿元。


教育局
      
一、教育改革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创办6所股份制高中、16所 “四独立”民校,合法增收1000多万元。推进人事改革,聘用新教师“凡进必考”。
二、事业发展在加快。撤并学校58所,布局调整和 “三新一亮”通过省验收,获奖310万元。通过“买方信贷”装备计算机4000多台,基本达扬州市信息化目标。创建省级中小学18所,扩大了邮中等名校优质资源。扶贫助学11000人,计发助学金297万元。
三、教育质量在提高。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巩固率99.6%,高中段入学率87%,在校生犯罪率下降18%。普职高考录取3406人(本科1256),创历史新高。
四、服务功能在增强。技能培训17万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7000多人,其中境外劳务100多人。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0%。招商引资1150万元。


科技局

2004年,市科技局组织实施各类科技专项88个,其中省以上63个,分别比上年增长42%、47%;25个项目获科技贷款1.5亿元,28个项目获上级拨款40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43%、100%、49%。培育实施国家重点新产品、省以上星火、火炬计划项目数均占扬州市总量的30%,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申请专利160件,授权140件,连续两年实现双倍增。培育省高新技术产品17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54%。实施 “3+1”科技支持工程成效突出。开发 “三新”350项,超年度计划一成,总投入10亿元,新增销售18.3亿元。科技招商实绩显著。多次牵头举办各种招商洽谈签约会,引进到账域外资金11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15%。科技兴农取得新绩。10万水稻丰产方列入国家科技部等 “三部一局”组织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局

2004年,市地震局(台)“地磁观测成果和地磁前兆研究及应用”等研究课题分别荣获全国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地电阻率、定点核旋观测资料分别荣获全国地震资料质量评比第一名、第二名。地震局荣获“全省先进台站”称号。
去年四月,我局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窗口,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审定”、“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审批”。分别对市污水处理厂、市人民医院病房楼、卸甲镇行政中心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审定”。我局实行了“零”收费,提供了优质服务,并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管,帮助建设单位把价格压到最低,使投资者满意。五月,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决定对高邮台部分项目进行搬迁,我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积极向上争取大批的资金。
  

民宗局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认真开展爱国爱教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将民宗法规的学习宣传纳入到 “四五”普法的工作计划和重要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市局投入3万多元,举办了6期培训班(不含宗教团体办班),培训1322人次;25位民宗工作干部通过资格考试,领取了行政执法证;加强宗教团体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推荐菱塘回族乡为国务院表彰的先进集体;扎实开展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年内有214个少数民族贫困户脱贫。
以“四项治理”为抓手,经过近4个月的艰苦努力,乱做佛事道场活动明显减少;19个小庵小庙被关停、封存,合并7个,拟批场所7个,滥建乱建之势得到有效遏制;24个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被劝散或取缔;12名信教党员都得到妥善处理。
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维护高邮镇清真寺、界首护国寺、基督教福音堂等宗教场所的合法权益。年内完成论文1篇,报送信息近60条。

公安局

2004年,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平安创建和执法为民三大主题,全面加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大局,融入大局。深化以走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五走进”活动,落实亲商安商 “十必”制度,推出服务全民创业九条措施,并英勇抗击禽流感,胜利完成30余场次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严密防范,攻坚克难。一方面深化社区警务战略,推动民警沉入社区,服务群众,社会治安形势日趋稳定;另一方面以打促防,开展打黑除恶治痞、反盗窃和命案攻坚等行动,全破5起杀人现案,连克4起杀人积案,全市“八类重大案件”破案率高达98%,在扬州名列前茅,市政府予以通令嘉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局党组率先加强“六力”建设,中层班子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六条禁令”,全警开展站相、坐相、走相、说相、吃相、面相等“六相”建设,抓作风,抓内务,抓养成,全年受理群众投诉量比去年下降30.7%。

 

民政局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民政窗口,城市低保、五保供养实行银行打卡发放到位,全市城市低保972户2332人,保障金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落实到位。市乡财政共筹集707万元,为3928名五保对象解决了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全面落实。全市农村低保对象1904户4726人,筹集低保资金183万元。17所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585人,完成了80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越冬。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重点优抚对象“安心工程”进一步落实,全年提高优抚定补标准落实经费66万多元。为2001名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住院医疗保险。采取就业安置与货币补偿安置相结合的方法安置退役士兵205人。全市108家福利企业实现产值10.88亿元。安置残疾职工1973人,对23家福利企业进行了包装推介,全年招商引资完成2103万元,占任务数的200.2%。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示范社区活动,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依法进行,规范开展了民间组织管理等工作,民政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民政局被省民政厅表彰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司法局
   
一、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举办了两期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两期公务员学法培训班,普及了宪法和行政许可法律知识;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法律咨询10余场;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学法征文”活动;推进“法进社区”工作,组织开展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得到提高。大调解机制建立,人员落实,运作规范,司法所做到了“五有”;全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矛盾2864起,纠纷调处率达96%以上,无民转刑等重大案件发生;全年共接收回归刑释解教人员182人,安置率达到97%,帮教率100%;实施爱心工程,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 65件,接待咨询147人次。三、法律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追赶式发展要求,积极为园区建设、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等提供法律服务。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企事业法律顾问1200多家。办理各类案件4300多件,办理各类公证2300多件,有力地保障了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为高邮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财政局
  
市财政局以塑造 “科学、务实、清廉,高效”为行业目标,加大行风建设力度。一是行风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积极筹措重大项目及招商引资基金;大力扶持世纪文化广场等8个重点项目;向上争取农业项目资金6670万元。二是行风建设与强化税收征管相结合。1至11月,财政部门直接组织各项收入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三是行风建设与深化财政改革相结合。不断完善集中支付办法,扩大直接支付的范围;严格预算约束,规范部门预算。四是行风建设与为民理财相结合。将农业税计征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对社会减免继续实行先减后征;积极向上争取农业税降点补助2396万元;及时下拨至乡镇;向农民兑付种粮直补资金1521万元。五是行风建设与提高财政队伍素质相结合。通过强化教育,建章立制、政务公开等手段,努力做到财政服务零距离、 财政系统零案件。


人事局
   
深化市直事业单位改革。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的功能、核定编制和岗位;实行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成功实施一招改制;实施事业单位职工身份和劳动关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
推进乡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一是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分离。二是推动乡镇其他事业单位税费改革后的新一轮竞争上岗。
开展场圃改革调研。会同农工办、体改办等对我市的蚕种场、种鸭场、果园场等5个场圃进行了调研,草拟了改革方案。
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把人员入口关。按去年的招录计划招录的34名公务员全部走上工作岗位;242名师范毕业生和37名医药专业毕业生通过考试到单位报到,水利局、环保局等单位下属的5个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也通过考试录用了8名工作人员。
       军转干部安置及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全年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51人,其中团职干部6人,营职以下44人,自主职业技术干部1人;接受安置随迁家属18人,现已全部落实到位。全年共接待企业军转干部上访380多人次,先后7次进京、赴省市截访带人。
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组织全市近3000名机关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参加以《宪法修正案》和《行政许可法》为重点的普法培训。
       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员人事代理。出台了《高邮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管理办法》。
   

劳动保障局

2004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切实履行部门职能,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采集就业岗位12532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3788人,新增劳务输出15516人,建成市职介服务中心;全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6亿元,养老保险扩面8050人,医疗保险扩面6180人,确保15800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8900名失业职工失业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出台了不同群体参加医保的办法;倾力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克扣民工工资65万元;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高效服务,廉洁从政,全年未收到反映工作人员违纪问题的人民来信和经济110受理的投诉。


国土资源局

一是抢抓机遇,积极开展节地挖潜。去年扬州市局下达我市用地指标为1600亩,占去年实际用地总量的1/4。一年来,我局积极向上争取,共报批各类建设用地2272亩,办理供地手续3460亩。
二是开发后备资源,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去年我市列入省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项目25个,净增耕地面积6977亩,目前已有14个项目通过省厅验收,实现新增耕地面积4346亩,另有11个项目正申请省厅验收。送桥、菱塘、周山等国家级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一年来共争取国资5632万元。
三是规范操作,认真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全年共出让国有土地面积3234亩,出让金总额43050.5万元,其中招、拍、挂出让国有土地面积618.6亩,成交额24375.5万元。
四是转变职能,全面提升国土形象。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公仆就是奉献”意识。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局主要领导在新闻媒体郑重向社会公开了五项承诺,开通了24小时举报热线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建设局

紧扣重点工程建设。在协调、服务第四轮城建“十大工程”的同时,扎实做好城市道路工程、旧城改造工程和旧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2月20日屏淮路全线通车,琵琶东路完成了12米宽的快车道和地下排水建设;完成了463米长、28米宽的“府三”道路,400米长9米宽的蝶园路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涉及到的城建工程。
紧扣经济发展目标。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失职追究制和项目跟踪服务等制度,要求全系统所有对外窗口岗位做到服务经济、服务大局,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在执行政策、服务经济、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发现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投诉案件,一经核实,严肃查处。
紧扣优化环境主题。为来邮投资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及时帮助投资者排忧解难,办好一个项目,培植一个示范,形成一个口碑,树立一个形象,同时增强招商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度,简化程序和手续,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事事快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