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假冒伪劣农资经营八大骗术
2005-03-18 00:00:00 作者:顾志平 来源:今日高邮
去年以来,市工商局共立案查处农资案件 38件,查获假劣过期农药21箱、假冒劣质化肥93.7吨,成功调处两起重大涉农农资案件,为农民挽回损失近300万元。眼下又到春耕春种时,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农民,一定要看清假冒伪劣农资经营的骗术。
经过长期调查分析,工商部门总结出八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一是“皮包公司式”。违法经营者一无场所、二无证照、三无正规进货渠道,在农资购销旺季频繁到偏僻农村地区活动,利用一些农村农资经营门店贪图便宜的心理,游说、推销假劣、过期农资。二是“乱打旗号式”。私制假名片、假证件、假印章,以正规厂家或农资公司业务员的名义,骗取信任,与他人签订农资购销合同,销售假劣、过期农资,有的甚至卷走货款或订金。三是“流动送货式”。以“厂家清仓”、“以物顶薪”等为名,以廉价为诱饵,四处流动送货,推销假冒伪劣农资。四是“技术推广式”。利用科研机构或专家的名义,在农村集市或走街串巷摆台设点,鼓吹所谓“最新科研成果”,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雇“托”骗取农民信任。五是“偷梁换柱式”。私自印制知名厂家包装箱 (袋),倒包换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六是“掺杂使假式”。以整袋散卖的形式,在正常农资商品中掺入假劣、过期农资或其他杂质,直接散卖给农民。七是“超越范围式”。违法经营者多数办有地产化肥或其他农资商品零售经营的证照,以销售地产化肥为名,购进不具有经营资格的其他品牌化肥或农资销售。八是“贩私装袋式”。通过秘密渠道购买走私散装化肥,包装入袋,冒充进口化肥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