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2005-04-22 00:00:00    作者:本纪    来源:今日高邮

―――市歌歌词征集情况综述

高邮市歌征集从2月8日在《高邮信息》、今日高邮网站上刊登公告至4月15日截止,历时66天,共收到应征稿件194篇。
这次市歌征集应征是历次征文应征者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应征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据初步统计,这次市歌应征者中,农民21人,中小学生12人,70岁左右的退休人员11人。高邮域外的有10多人。北京、河南、河北、上海、安徽、山西、江西等地都有人投稿,省内连云港、兴化等地也有来稿。作者中最小的有小学六年级的在校学生,最长的为76岁的农民,来稿还附了一封信,真诚地坦露了他参加市歌征集的心情。
为了做好市歌创作,青年诗人严长明闭门谢客,花一个星期研究全国各地的市歌,认真细致地分析市歌创作特点、要领、注意事项,一人埋头创作12首作品应征。有个老同志,长期创作格律诗,在高邮较有名气,市歌创作四易其稿,不断润色,不断提高。有的老同志从农村乘车专程把手稿送到文化局市歌征集办公室,其精神十分感人。还有许多人,出生以来没有发表过文字,也并不希望作品录用,参与只表示他对市歌诞生的支持的心情,其心亦诚,其情亦真。
这次征集还引起了一些外地诗词高手的关注。应征者中,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楹联协会会员,江苏、河北音乐家、作协、诗词学会的会员,有为蒋大为作过词的,有为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中国日记》作过词的,有为亚洲音乐节作词并获奖的,还有创作《成都是我家》获成都市十大金曲奖的作者。在高邮,凡发表过诗作的也基本能欣然命笔,积极应征。
这次征集到的歌词都能注意水做的高邮,文化古城高邮的特点,竭力讴歌高邮的自然美和人文环境美,讴歌追赶式发展以来高邮的变化,高邮人崭新的精神面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