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仍可能发生旱涝灾害
2005-05-16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16日下午,记者从有关部门获知,我市今年仍有可能发生大的旱涝灾害。市防指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严格按照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的要求,扎实做好今年防汛防旱的各项工作。
我市地处淮河下游,是淮河入江水道咽喉要道,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同时,我市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洪灾、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在我市发生。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都有。
据了解,去年12月以来,我市降雨量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匀,降雪比常年多,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根据省气象等部门会商预测,今年我省江淮和江南地区遭遇洪水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我市夏季降雨量可能比较集中,比常年正常降雨量偏多,梅雨期偏长,且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雨涝,并且出梅后可能出现一段高温伏旱期。因此,今年我市发生大的旱涝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还可能旱涝交替发生。
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各乡镇认真开展了汛前大检查,将防汛组织网络、工作责任制、防汛预案、河湖清淤清障工作方案、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的组建等作为重点进行检查落实,按照“查全、查细、查实”的工作要求,排查工程隐患和度汛措施中的薄弱环节,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工程隐患进行应急除险加固,一时难以除险的,逐项落实了安全度汛措施。淮河入江水道、京杭大运河等流域性河道堤防涉及的乡镇,都认真落实了防汛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同时,我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淮河入江水道灾后重建应急工程、里下河灾后重建应急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都按序时进度完成,准备迎接省市验收。目前,全市防汛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