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4 00:00:00 作者: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5.15助残日”活动侧记
今年的5月15日是第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市残联、市民政局等多家单位紧紧围绕“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主题,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看高邮”“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助残活动。
在14日召开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由扬州光明电缆有限公司、高邮华富实业有限公司等13家社会福利企业提供的操作、网管、安装等36个岗位一下子吸引了70多名残疾人前来应聘。
车逻镇33岁的梁登华,因为脑瘫而致哑,陪同他前来应聘的老母亲告诉记者:“儿子以前也干过门卫等工作,但单位都因为他是个哑巴就没有聘用他。听说有这么一场招聘会,我们就在村里主任的帮助下来这里,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儿子知道后是高兴得一夜没睡着觉,一大早就把我叫醒了,来这里找工作。”在市金明机械配件厂的摊位前,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帮助梁登华填写资料,他也将成为高邮金明机械配件厂车工组的一名职工。
一些参加此次招聘活动的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像这样的活动他们会积极参加,尽企业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和关爱残疾人,为我市的残疾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5月16日晚,一场名为“同一片蓝天”的残疾人文艺专场演出在市大剧院举行,记者不仅欣赏到了他们的精彩表演,更为表演者坚强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所深深感动。此次演出,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共选送了手语歌《感恩的心》、《盲童与鸽子》、《步步高》三个节目。 据特殊教育学校的舞蹈老师介绍,聋哑学生排练一个舞蹈要比正常人辛苦得多。拿《感恩的心》来说,一首歌里面重复的动作很多,正常人1到2天就能够学会,可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最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学会。由于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存在着缺陷,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地把握节奏,一切练习都靠老师的手语和手把手的教。有时候,为了练好一个动作,学生就利用下课和午休的时间偷偷地练,直到练好为止。这也说明正常人能做的事,残疾人只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事情他们也一样能做到。
据了解,我市83万人口中,有3.2万人是残疾人,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贫困,就业状况的根本改善是广大残疾人摆脱贫困、健康生活的基础。为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市委、市政府及市残联等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截至2004年底,我市已集中安置了1950名残疾人就业;同时,通过一整套的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已经让685名残疾人成功走上自主择业和创业之路。
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认为,要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改善他们生活状况就必须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扶助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据了解,市残联将不定期地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残疾人就业和择业的能力,同时,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就业登记、职业介绍服务,力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