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不断追求 无愧人生
2005-06-28 00:00:00 作者:丁筱灵 来源:今日高邮
被誉为“灯具之乡”的郭集镇,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了一百多家民营企业。那些优秀的企业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飞速向前。扬州金源灯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进就是敢于弄潮的“舵手”之一。
赵进今年37岁,小时候由于兄妹姐弟5个,家境一直很贫寒。尽管成绩优异,但初中刚读完,就被父亲拽回家务农。赵进学过兽医,也曾在一家小五金厂呆过,一年到头辛勤劳作,依旧无法改变家中贫困的面貌。1988年,21岁的赵进看到身边有部分敢闯敢拼的人因走营销之路,成了郭集镇的有钱人,他心动了。父亲叫他安守本分,不要异想天开,但赵进却铁了心,他说:“别人行,我就行。”春节刚过后,他就怀揣几年积攒下来的800元钱,走上营销这条充满风险与挑战之路。
做名合格营销员其实很难,不仅要对产品的性能了如指掌,而且还要不断分析多变的市场行情,否则就会栽跟头。起初,由于赵进对营销方面的行情不太懂,吃了很多苦,碰了不少壁,跑了很多冤枉路,也花了不少冤枉钱,结果还是经常跑空门。为了节省钱,他外出时住的是最廉价的旅馆,吃的是最便宜、最简单的菜,有时一连几天一天三顿都是开水泡馒头或开水泡烧饼。为了多学点东西,赵进一有空闲就“啃”起“市场与营销”等方面的书籍,一有时间就跟其他的营销员取经。为了尽快干出成绩来,赵进在把握市场的同时,经常带着灯具样品一家家地跑,一家家地问。一次上门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继续上门。1991年,赵进在河南时,得知项城的莲花味精厂因厂房改造,需要一批照明灯具,价值30多万元,他决定把握住这次机会。起初,味精厂的负责人对这位其貌不扬的江苏小伙子懒得理会,甚至嫌烦。但赵进毫不气馁,他对莲花厂的厂长建议:“我们灯具厂最近正好新开发一种莲花灯,而你们味精厂的产品正好又是莲花牌,如果莲花味精厂的照明灯具都是莲花形状,一定很有特色。”莲花厂厂长听后对赵进刮目相看,赵进凭着自己的真诚以及锲而不舍的钻劲,终于打开了营销的大门,也为自己掘得了第一桶金。
在资金得到积累的同时,赵进也有了丰富的营销经验。从1994年开始,赵进每年的业务都达二三百万元,1997年至今,每年都达五百万元以上。有人问他谈业务有何秘诀,他笑着回答:“真诚加质量。”赵进常说:“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没有质量永远打不开路子。”一次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谈判,一笔200万元的业务竟有26个单位竞争,各自都说自己的报价最低,各自声称自己的质量最好。到了最后阶段,文山州的州长也被请了出来决断这个县里的大事。这时赵进说:“各位,我们的产品不是靠嘴讲出来的。请先试用,满意就订用;如不满意,价值200万元的路灯一分钱不要,并赔偿贵县的工程延误费,所有的运费我们也全部承担。”语出惊人,在座的业务厂家没有一个敢这样承诺――200万,这不是小数字,其它厂家谁也不敢夸此海口,而赵进讲出来了。文山州州长望着这位颇具大将风度的小伙子也随之拍了板。之后的50天,赵进没有离开过施工现场,没吃过一顿好饭,大到一根灯杆,小到一个螺丝,他都要亲自抓、亲自问。过硬的产品质量终于使云南人民彻底信服,不仅200万元货款及时到账,而且文山州其它的8个县纷纷指名要赵进的路灯。
当机遇与勇气相互碰撞之时,任何奇迹都会发生。2003年,家已搬到扬州的赵进见家乡建起工业集中区,很具规模。经深思熟虑,他决心回家乡投资,创办了自己的灯具企业―――扬州市金源灯饰有限公司。虽说这次创业是在条件相对充分,是对原有熟知的行业进行的一次挑战,但与大多数初次创业的人一样,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自是不会少,但赵进这人很乐观,很自信,拿他的话来说,任何压力也只不过是激发企业开拓买方市场的一种动力而已。目前金源公司上了规模,2004年年产值达1500万元,就业人数达80人。
赵进富了不忘惠乡亲,他积极关心着家乡的公益事业。去年,他一次性捐助镇通达工程5000元。在今年新建老年公寓捐赠仪式上,他又一次性捐出1万元。在中学教学楼改造中,他又捐出1万元……
人生的轨迹未必平直,创业的道路更是坎坷曲折,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赵进总是努力寻找着人生的价值点,那就是:不断追求,无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