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创新服务组织 提升生产水平

2005-06-29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界首农业“三项创新”系列报道之二

进入6月份以来,界首镇成了省、扬州市媒体关注的对象,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栏目对界首镇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一事进行了报道,扬州电视台等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界首镇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不仅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烂手烂脚过夏天”的历史,而且创新了服务机制,使农业服务实现了一体化,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水平。
实施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后,如何使服务机制与之相配合,既不重走过去的老路,又不能靠“吃财政饭”无所作为?对此,界首镇党委、政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农民想的、农民盼的热点问题上,从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服务工作入手,在服务机制上探索创新。
界首镇共有水稻面积3.6万亩,每年需做秧池3500亩,费工费时费本。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转移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决定通过组建合作社的形式,实行专业化育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这样一来,全镇仅秧池面积就可节省3000亩,育秧点从7000多个减少到200多个。同时,也有利于插秧机的推广。
早在2003年,界首镇农技推广中心就着力狠抓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尤其是去年,全镇近3000亩机插秧的田块经受住了条纹叶枯病的严峻考验,节本、省工、抗病优势明显,农民非常欢迎。既有前两年实践经验,又有群众自愿机插秧的迫切需求,镇党委政府顺应民意,结合实际,决定依托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成立“界首镇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为农民群众提供统一购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的一体化服务,让农民群众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合作社的成立,有效地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把农技推广中心的公益性人员、公司经营性人员、农机植保机械能手、专业育秧人员、种粮专业大户、插秧机手联合在一起,更加有利于提高生产组织能力,提升生产水平。今年,全镇3.6万亩水稻有一半实现了插秧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生产集约化,劳动效率提高了20倍,5100多农户受益,真正实现了服务与效益的双赢,农民与农技服务队伍的双赢。日前,省人大农工委、省农林厅等有关领导专程来界首调研,总结推广界首推进服务机制创新,实现农业一体化服务的经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