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故里”奏响和谐发展曲
2005-07-05 00:00:00 作者:秦丹 来源:今日高邮
走进三垛镇少游村,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漂亮:一条条通村公路花木扶疏,一方方高效虾塘整齐划一,一座座崭新厂房显示强劲的经济发展后劲,还有那一幢幢小洋楼告诉你这里农家的富有。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0元,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徜徉在村间地头,你处处感受到一股和谐的发展氛围。
好环境引得“凤还巢”
环境也是生产力,用在该村最恰当不过了。近年来,入户该村的个私企业达十多家,大部分都是从外地回迁的本村本土的企业主。之所以出现这种“凤还巢”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好环境带来的。多年来,该村一直重视环境的改善,首先是解决交通问题。几年来少游村的通村道路状况较差,砂石路高低不平,不要说引客商前来投资,就是本村人生产生活都受影响。为此,村党支部一班人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多方筹资,在全镇率先修筑了宽3.5米,6公里的村级主干道水泥路面,对道路两旁实施花木绿化,又投资35万元完成通组砂石路面的铺设,实现了水泥路铺到庄,砂石路通到组,青砖路接到户的目标。对回村里投资办企业,村里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厂房用地,协调各种矛盾,周到的服务,促成了入户企业的顺利投产、达产。投资500万元的长江纸品厂,去年创利税50万元以上。今年这家企业又新上了投资300万元的塑料粒脂项目;金陵蛋品厂也将新上100万元的真空蛋品项目,各家企业的兴起,不但解决了该村的部分富余劳力,同时也为该村创集体收入2.5万元。
特色农业铺就富民路
在少游村,有着一方方齐整的虾塘,每年从这些虾塘里都会蹦出一批“养虾万元户”、“养殖10万元户”。目前该村共有40户农民从事鱼虾等特水养殖,面积达1000亩,由于大力推行无公害科学健康养殖模式,去年6月通过国家级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验收,成为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此外,有300户从事黑大豆、棉花、树苗等经济作物栽植。一组一业已成为少游村一大特色。
1万元换来300万
同多数村一样,少游村农民守家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在家样样好,出门处处难”等,这些传统观念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格格不入。为了转变传统观念,扩大劳务输出,从2000年开始,村支部出台了“凡一人带三人出外打工者,每人每年奖100元”政策,当年村里和带人外出打工者兑现了1万元。该村农民因打工直接增加收入300万元,不但偿还了农民多年拖欠的上交,而且省下了集体每年借贷款上交的利息开支,对外出打工丢下的农田,由集体协调,实行集中连片向外发包。此举不但解决了打工者的后顾之忧,而且大大增加了农田的效益。目前少游村六百多名劳动力有三分之一外出打工,三分之一在厂上班,三分之一在家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