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用活土地政策多方筹集资金

2005-07-13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关于破解园区建设瓶颈的思考

最近,记者到乡镇采访,在与当地的有关领导谈及园区建设话题时,大家对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快速推进、务实推进园区建设充满信心。但同时对园区建设过程中遭遇的“用地难、用款难”颇感头疼。他们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我市园区建设整体推进和快速发展,势必影响我市经济建设持速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追赶式发展总揽全局,抢抓园区建设发展机遇,园区建设取得骄人的业绩。乡镇工业集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今年1至5月份,全市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990万元,入园项目105个,企业总投入8.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27%、169%;集中区完成产值32.7亿元,实现销售30.8亿元,工业增加值6.5亿元,利税1.55亿元,利润6179万元,分别占全市乡镇工业总量的44.5%、57%、38%、43.8%、44.8%,与去年相比,均有大幅的提高,特别是销售和利税翻了一番;进区建设的项目中,1000万元至2000万元项目42个,2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1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已经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窗口,产业集聚的“洼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我市园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对照全年建设目标,对照追赶式发展的要求和周边县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还必须大干快干,迎头赶上。目前,当务之务就是要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遭遇的“瓶颈”难题。市委副书记殷兴盛在全市园区建设现场交流会上指出,我们有困难,别人也有困难。“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
去年以来,国家将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采取了一系措措施,总体上体现了一个“严”字:宏观调控要求严、土地审批把关严、用地计划控制严、土地批后监管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违法用地查处严。据了解,今年扬州市政府下达给我市的计划用地仅有650亩,根本无法满足我市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土地瓶颈已成为我市园区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瓶颈。
如何破解用地瓶颈?首先要灵活用地政策,用足规定,要理性地对待国家对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去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其核心在于解决用地方面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在于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在于鼓励节约和集约用地,并不是关闭用地的闸门,并不是停止发展的步伐,各乡镇在吃透精神的前提下,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政策用活、把规定用足。其次,要创新思维,大胆探索,挖掘用地潜力。针对用地难的问题,市国土局研究梳理归纳了破解用地瓶颈的八项措施:用足已批未供的土地、实行腾笼换鸟、开展土地置换、用好非农集体土地、坚持集约用地、提倡向空中发展、用活闲置土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率。这八条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乡镇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用好土地资源,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此外,要创造良好的园区建设用地环境,在推进园区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等在所难免,势必触动群众利益,各乡镇一定要遵循“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做过细工作,让群众满意,切勿简单粗暴,引发园区建设不必要的麻烦,创造和谐的建设环境。
多管齐下,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难题。资金是园区建设的血液,血液不畅,园区建设步伐就会不前。记者在调查时发现,资金短缺是多数乡镇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难题。一些园区建设较好的乡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办法值得借鉴。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乡镇可先“放水养鱼”,将财政收入划出一块,用于园区建设,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形成良好的滚动建设。二是可以争取金融部门支持。据了解,1至4月份,我市新增存款7.36亿元,新增贷款仅有8400万元,新增存贷比接近9:1。各地要主动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学会借梯登楼;金融部门也要主动融入地方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地方与金融部门的“双赢”。三是吸引域内外资金。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共同参与,职责明确,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开发机制,吸引社会各类资金特别是社会法人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挖掘本地民资。引导村组积累投入、干群合伙投入、企业自主投入、以农民土地补偿金入股,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把闲散在群众手上的资金聚集起来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鼓励有条件的骨干民营企业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投资兴建园区。
当然,破解园区建设资金瓶颈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有利于园区建设都可以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共建园区建设“血液库” 。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