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司徒党员争当农民致富引路人

2005-08-23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村民要致富,跟着党支部。村民要发财,跟着党员来。”近日,记者在司徒镇三千亩养殖基地采访时,米仓村的沈老汉高兴地向记者讲述了上述一番话。据镇党委书记赵云峰介绍,近年来,镇里不断丰富党员干部的服务内涵,鼓励党员干部领办、创办、联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开辟了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培植典型领办。兴联村党支部书记顾汝勤与本村的共产党员、全国劳模郭怀珠,省劳模郭树林等养鸭能人,联合24名养鸭大户,成立兴联鸭业合作社。合作社创新出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高邮鸭保种、饲养、蛋品加工、销售一条龙,被省有关部门命名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去年合作社年产值1630万元,实现利润230万元,社员每户年纯收入近10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出现了60多名养鸭户和100多名水产养殖专业户,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5400元。
围绕特色创办。鱼苗生产是米仓村村民的传统养殖项目。为了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销售中的瓶颈问题,该村党支部及时帮助村民创办了鱼苗生产合作社,共抗市场风险,共谋致富大计,打响了“司徒鲫”品牌。今年合作社的900多亩鱼池,亩产夏花400斤,亩产值1800元,单夏花每亩获纯利近1300元,社员每户纯收入近万元。与此同时,村老支书张长高、胡铎等一批党员干部率先探索养虾富民之路,创办了罗氏沼虾养殖合作社。在该村的影响和带动下,全镇罗氏沼虾养殖三年发展到2.4万亩,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形成产业联办。大棚蔬菜、棉花、稻麦良种繁育是司徒的传统产业。为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该镇党员干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上靠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下联千家万户,围绕产业联办了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棉花、稻麦良种、大棚蔬菜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目前司徒镇党员干部领办、创办、联办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达12个,吸纳农民1648户,去年共实现销售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6%,占农产品商品额60%以上。党员干部领办、创办、联办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致富了农民,而且推动了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使司徒农业特色优势更加彰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