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6 00:00:00 作者:贾海涛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十一五’期间,送桥规范建站增加12个流量,这符合全镇抗旱排涝的实际需求,但从科学的发展观来看,送桥机电灌排站建设要联圩并口,动力、水系等都要结合起来,不能过小,建设经费要多头多路筹集,可以通过镇人代会来形成决议……”这是日前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同志率局机关技术人员深入送桥,与该镇政府对接谋划“十一五”期间机电灌排泵站建设和管理工作时的建议。
我市地理环境非常特殊,西部是丘陵地区,东部是里下河洼地,中间是淮河入江水道,且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市农机局按照“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工作方针和“挡得住、排得出、灌得上”的基本要求,全面加强机电灌排泵站建设,2003年至2005年,全市共新建泵站60座,改建上世纪60至80年代泵站75座。
为了使“十一五”期间乡镇泵站建设更加科学合理,从11月开始,市农机局组织规划技术人员,由负责同志带队,逐乡逐镇认真对接“十一五”规划。许多乡镇在市农机局的贴心服务下,“十一五”机电灌排泵站建设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好操作实施。不少乡镇负责同志说,有了市农机局的“画龙点睛”,我们的规划就更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