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高奏凯歌
2005-12-22 00:00:00 作者:李兴良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建筑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富民支柱产业,“十五”期间,特别是我市实施追赶式发展的三年以来,全市建筑业发展势头迅猛,业绩辉煌骄人。
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至2005年,全市建筑业累计实现总产值211亿元,年均增幅17%。2004年建筑业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建筑业经济在扬州五县市区的排名由“九五”末期的第三名上升到“十五”期末的第二名。“十五”期末,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9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18倍;建筑业增加值12.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近两倍。
规模市场不断拓展。我市建筑业初步形成了以南京、北京、重庆、上海、扬州为中心的五大规模市场。西部市场和东北市场开拓力度也明显加大,全市超过亿元的外部市场达5个。“十五”期末,建筑施工面积达523万平方米,是“九五”期末的1.6倍,平均年递增9.9%;建筑竣工面积430万平方米,是“九五”期末的2.1倍,平均年递增12.9%。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市各类专业承包企业约占建筑企业总数的55%,劳务企业占总数的19%,装璜、消防、安装、市政、路桥、管道、古典园林、拆除、房地产开发等多元经营发展迅猛。
品牌效应日益显现。2003年,我市成功组建了第一个省级建工集团龙头企业――弘盛集团。该企业成功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进行了2000版的转换以及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十五”期末,全市有国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家,二级资质企业11家,三级资质企业39家。弘盛集团、兴厦公司、润扬公司等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以优质质量和信誉拓展市场,打响了高邮建筑业品牌。
创优能力显著增强。“九五”期间,我市获上海市“白玉兰”奖1个、“浦江杯”2个,江苏省“扬子杯”4个,南京市“金陵杯”6个,扬州市“琼花杯”25个,“十五”期间,全市建筑业企业共获得省级工程奖项38个,地市级工程奖项146个。“十五”期末,我市建筑企业创省级优质工程奖15个,是“九五”期末的3倍。“十五”期间,我市建安企业大力推广和应用建设部公布的“十项新技术”,大力组织开展QC技术攻关活动,每年都有多项科技成果和“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诞生,多次获得江苏省工程建设QC技术成果奖,填补了“九五”期间的科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