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现代名城
2006-01-04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报告原文:以建设邮都特色名城、滨湖旅游名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把高邮打造成为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中等城市。继续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形成众星拱月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快速推进06年“十大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在抓好上年度结转工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文游路南北两段、秦邮路、新华路等道路改造建设和府前街、万金路靓化工程以及秦邮路、文游路、外环路、城区间隙带的绿化工程,积极推进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公安交警指挥大楼、国税大楼、国际华侨大酒店、苏源宾馆、时代广场、国贸大厦、润和现代城、人民医院病房楼等楼宇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北澄子河城区段改造和“1+6”活水工程,抓紧建设邮都广场、客运中心,加快欧洲城、通达花园、盛丰福邸、清华园二期、步康花苑等一批现代化小区建设,加快玉带园、邓桥三期旧城改造项目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旅游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末,城镇建设投入超百亿、城市商品房开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到2008年建成五星级宾馆1个、四星级宾馆3个、三星级宾馆4个,形成特色街区5个。
建设局:完成《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工作,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水平。打好“邮都”牌,彰显邮文化特色,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打好“环境”牌,彰显空间特色,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建设并形成“烟波水世界,绿色梦家园”的城市环境特色;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色,临街建筑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努力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
精心谋划2006年城建“十大工程”项目,切实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环境质量。着力做好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重点抓好新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和屏淮路、秦邮路等路段的配套完善,抓好朱家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在巩固城管创优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抓好城市地下管网规划的调查和编制完善,抓好后街后巷的改造和维修。
旅游局: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坚持政府、部门联动,多元投入,市场化运作原则,大力实施“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城市即邮、邮即城市”的战略,突出“邮都古城水乡”特色,加快整合开发十大精品旅游工程,强势推进旅游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东方邮都(“561”工程)、扬州汉文化景区(帝尧故里)2个项目;开工实施西堤旅游风光带、北门大街及当铺建设、文游台广场、八桥南湖、临泽董潭度假村新建、菱塘民俗宗教风情游6个项目;包装盂城驿、龙虬庄、东塔、镇国寺景区、东湖度假村、芦苇场扩建6个招商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使高邮成为扬州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度假胜地。
文化局:着重抓好邮都广场的建设,力争今年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