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建设小康农村

2006-01-10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南片代表团讨论侧记

9日下午,南片代表团就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展开热烈讨论。市领导王正宇、范天恩、马根生、徐永宝参加了讨论。
在市委书记王正宇“讲真话、放开讲”的要求下,各位代表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金荣代表侃侃而谈,当场提了建村广播室、让大病统筹运作机制更公开透明、碧水工程好事还要做好、狠刹农村封建迷信赌博活动、精简会议让村支部腾出时间抓发展等十项意见和建议。件件切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代表们纷纷点头称是。
代表刘珠年动情地说,传统的稻麦单产已到顶峰,种粮效益也很难再提升,必须在品种上进一步优化,在布局上进一步合理规划,多发展大棚蔬菜、提水养殖、种草养鹅等高收入项目。过去种田人害怕“三夏”、“秋收”,如今机械化普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家庭种几十亩、几百亩都有能力进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让有限的耕地向大户集中,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工业经济也要注重发展高新产业,突出量多取胜和高科技的优势,从而像顺大单晶硅一样,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
没有农业税,农民的收入能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能否迅速缩小?城乡一体化能否加快实现?代表全国月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她大声疾呼: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让中央转移支付专款多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乡村道路等公共事业的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减轻子女教育费用和农资成本;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劳动力转移;启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
吴才安、陈大乾等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代表也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市委书记王正宇高兴地说,发言的诸位代表大多是现任村支书,对农村工作非常熟悉,发言多有真知灼见,对市委、市政府工作很有启发。王正宇指出,我市是农业大县,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市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小康目标的实现。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兴办工业,必须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深度开发村级资源。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