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06-01-17 00:00:00    作者: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现有高职中11所,初中25所,小学80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06000人,在职教职工6507人。“十五”期间,我市坚持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依照教育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切实加强领导,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首先体现在农村教育环境的改造上,2002年和2003年我市共投入资金5405万元,改造危房45060平方米,大修校舍12945平方米,改、扩、新建校舍76000平方米,超额完成改危20000多平方米;2004年~2005年,又投入4870万元实施有干净的教室、有干净的饮用水、保持宿舍内一生一床等“六有”工程项目167个,使我市农村85所中、小学的10万多名学生受益。
改造薄弱学校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攻坚工程,我市更注重改危与布调相结合。2001年~2004年,全市共撤并小学165所、初中12所、高职中4所,使小学、初中设置达到省定标准要求。2004年全市中小学共新添单人课桌凳22000多套,讲台816张,日光灯8161盏,维修出新单人课桌35764套,讲台777张,较好地完成了布局调整和“三新一亮”工程建设任务。
“十五”期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是我市的又一重要举措,2004年底已基本实现了扬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2003年~2004年,我市利用高邮中学的网络平台,吸引扬州电信局投入100多万元,建成教育城域网。与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买方信贷”引资1600多万元,共购进学生机3257台,教师机617台,多媒体教室设备42套,有44所学校通过扬州市信息技术合格学校验收。2005年,省厅在原有基础上,又支持我市学生机2630台,教师机115台,多媒体教室设备33套。
这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2000年至2004年,我市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职成教育等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初中入学率,毕业率,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等数据均有很大提高。其中,高中与职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1:0.45上升到1:0.95,2004年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9%。2001年至2004年全市职成学校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多万人次,职工岗位培训近10万人次,促使劳动力内传外输6万多人次。2004年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85年,比2000年提高0.32年。职校在校生总数达6757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更趋合理。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贫困学生帮扶助学制度;采取多种措施让进城务工子女与城镇儿童少年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加大了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投入;利用“两免一补”、助学基金等多方法,为许多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
近五年来, 在教育干线上,我市还努力在加快合格学校建设、推进均衡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的规模。我市坚持以“四制”为主要内容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2000年~2004年,在职教师总数减少近700人,队伍素质不断优化。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