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绿色五业活力四射

2006-01-25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绿色五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绿色五业为抓手,强势推进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举措。三年多来,我市农业经历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较大变化,经受了禽流感、水稻条纹叶枯病等重大疫病的严峻考验,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活力四射,全市绿色五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得到培壮、延伸,不断拉长、增粗,竞争优势进一步凸现。

打造园区载体,鸭业经济快速提升

高邮鸭业园区组建三年来,以“整合资源,张扬特色,放大优势”为目标,按照“完善设施、招商引资、科技开拓、改善环境”的工作思路,强势推进鸭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园区1000亩起步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配套到位,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多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共有40多家企业入园,投资总额超过6亿元。高邮鸭繁育中心项目全面建成,提高高邮鸭产蛋率、双黄蛋产出率和青壳蛋率的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邮鸭青壳蛋率从17%提高到80%以上,年产蛋量从180枚增加到了230枚,双黄蛋产出机理得到初步认证。高邮鸭业经济产业链条得到拉长、增粗,运行质态得到提升,高邮鸭全国标准化示范区以高分通过验收,高邮鸭和红太阳牌咸鸭蛋获得有机食品称号。目前,全市各类鸭蛋、鸭肉、羽绒加工企业达到400多家,全年加工蛋品 4.5亿枚,加工鸭肉产品200多万只,羽绒及羽绒服务加工产值3亿多元。在产业化经营的拉动下,高邮鸭饲养效益稳中有升,鸭农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年年饲养量达到506万只,成了名副其实的麻鸭之乡。

发展种草养鹅,鹅业经济空间拓宽

全市上下充分利用、挖掘并放大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种草养鹅新模式和扬州鹅优质新品种,鹅业经济发展在较高水平的基础上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稳定种鹅发展,千方百计保持扬州鹅优良种质资源,种鸭蛋生产年年增加,2005年种鹅保存量达到53万多只。区域化、规范化发展特色明显,涌现了一批养鹅规模大户、科技示范户;建立了14个饲养商品鹅3万只以上或种鹅5000只以上的鹅业园区,全年种鹅3000只以上的有20户,其中过万只的有3户;商品鹅年饲养量过5000只的有70户,其中过万只的有10户。种草养鹅模式被养鹅户广泛接受,规模种植、连片种植成为一大特点,全市共种植优质鹅用牧草1.6万亩;扬州鹅普及率迅速提高,目前已经超过了75%。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市鹅业的一大亮点。天歌等公司都实施了订单生产,企业和农户实现了“双赢”,养鹅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鹅价最高达到每公斤14元,全年平均价格达到每公斤12元。每只商品鹅平均比上年增加纯效益10元左右。

开展绿色银行活动,林业经济势头强劲

近几年来,我市扎实开展“绿色银行”大行动活动,突出“五沿”植树,抓好围庄林建设,造林绿化总量年年增长。仅2005年全市共完成造林绿色折实面积5.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2万亩,围庄林建设折实面积2.1万亩,农田林网建设折实面积1.1万亩,全市累计种植树林500多万株。林业的发展吸引培育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又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周巷丽邮人造板公司增资2000万元完成了二期技改项目,年加工能力达到了8万立方米;汤庄镇的林峰木业公司加工的高档用材供不应求,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林业生产效益直线上升,各种小径材购销两旺,价格上升了50%左右;杨树原木价格从两年前的每立方300元左右上升到目前的800元左右,增长了近三倍。

扩大特水养殖,水产效益明显增加

近三年来,我市打造传统的常规鱼类养殖模式,逐年扩大特水养殖,提高特水养殖比重。到2005年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3万亩,其中特水面积33.4万亩,比上年分别增长3.3%和7.8%;水产品总量15万吨,其中特水产量4.4万吨,分别增长7.1%和7.3%;农民人均渔业收入1089元,比上年增收125元,增长13%。在发展特水养殖过程中,我市着重稳定发展罗氏沼虾养殖,2005年,我市罗氏沼虾产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10.2万亩罗氏沼虾共产虾3.2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亩平纯收入2500元左右,13个饲料加工企业,2个肥料生产企业,15个水产品加工厂及虾苗经纪人、市场和中介,捕虾专业队等方方面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虾业经济联动产业产值已达13亿元。去年农民虾业纯增收入1.6亿元。同时,我市70%的养鱼水面套养了甲鱼、桂鱼、鲈鱼、螃蟹等特水品种,特水产值已占整个渔业产值58%左右。令人欣慰的是,我市的罗氏沼虾等特水产品漂洋过海,俏销欧美。

落实各项政策,优质粮油优势显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全市共兑现粮食直补资金1658万元,发放水稻良种补贴296万元,发放小麦良种补贴200万元,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种粮成本下降,效益上升,积极性提高,双兔米业有限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加大投入,扩大生产,创响品牌,2005年实现产值近3亿元,并有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目前,该公司在获得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超高茬麦套稻、水稻扩行减苗、精确定量施肥、稻鸭共作、清洁生产、机插秧等栽培技术的推广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粮油品质,放大了我市粮油产品优势,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青睐。

绿色五业的三年追赶式发展,加快培育了我市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增强了我市农业综合竞争力,使我市农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实力更强,为“十一五”高邮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积蓄了巨大的潜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