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走进百姓生活
2006-02-06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防非”、“抗洪”、“食品卫生”、“防控禽流感”......即将过去的五年,人们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卫生事业是多么的重要!在一连串的各类突发卫生事件中,公共卫生愈发显示出无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要问五年来卫生事业最大的进步是什么,绝大多数的人必会毫无疑问地回答:公共卫生正日益加紧步伐走进百姓生活。
农村卫生事业曲折中大发展。没有广大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和谐社会,一场率先启动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让农民看病也可报销了。2003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0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之一。当年就有1.8万患病农民家庭得到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今年,我市共有53.9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2.58%。《高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出台后,“即时审核结报”制度受到参合人员的普遍欢迎。同时这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模式也得到有关上级部门的认可,并向全国推广。在此基础上,村卫生所建设、集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如火如荼。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以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我市推行了人事代理制度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同时还开展了医疗卫生单位多种形式改革的探索,一改往日的尴尬位置,有效推进了卫生体制改革步伐。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为打造温馨的医疗服务环境,市人民医院筹资1400多万元,建成苏北地区同级医院中一流的急救中心大楼;中医院投资11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病房大楼;异地新建了3家医疗卫生单位,7家一级医院病房重新建设,造福了高邮一方百姓。同时,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问题,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特别是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中医院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已创成扬州市重点专科和中医特色专科,并在苏北地区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在撤消市卫生防疫站和血吸虫病防治站后,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降至106.79/10万,“四苗”接种率达98%以上。2003年,我市全面预防阻击“非典”,取得了“零病例”、“零疫情”的重大胜利,针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启动救灾防病预案,实现了大灾之年无大疫。同时,着力打击卫生违法行为,2005年1至10月份共查处违法案件295起,结案280起,销毁不合格食品38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