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不再“技工荒”?
2006-02-09 00:00:00 作者: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7日上午,我市举办的2006年春季劳动力交流洽谈会折射出巨大反差:一些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如海员、保洁员等招工岗位报名者“扎堆”,而缝纫工、车工、电焊工、钳工、装配工、变压器操作工等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岗位报名者寥寥无几。不仅如此,6000多个岗位有九成以上招不到人,这个如铁的事实说明“技工荒”正扑面而来。
有一技之长工人的短缺已成为高邮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随着高邮这几年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推进,招进来的企业多了,就业的机会也多了,许多人面前有饭碗却捧不到,实在令人着急。相反,一些有技术的工人却成了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就拿高邮的服装行业来说,自服装大鳄波司登“栖息”高邮以来,开出种种诱人的条件招兵买马。他们承诺:每位被录用的工人只要来上班就送一辆电动车和一部小灵通,月薪在千元以上,每周休息一天,厂里还提供班车接送员工。从波司登高价招人的举动不难看出其求才若渴,也反映出技工的短缺。
面对“技工荒”,企业着急,当地政府更着急。什么时候不再“技工荒”,是什么原因造成“技工荒”?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技工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导致技工自身技能的提升缺乏通道和动力,企业对技工的培训也不够重视。有专家认为,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企业对技工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专业技工和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都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训。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职业技能教育对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我市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城区每年新增劳动力500人左右,登记下岗失业职工近5000人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5.42万人。但这些劳动力中受过专门职业技能培训的为数甚少。调查表明,城区新增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只占30%,下岗失业职工中掌握一技之长的约占45%,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就占了88.5%,文化水平整体偏低、职业技能匮乏。此外,劳动部门的相关数据还显示,我市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电子装配、建筑等行业用工量较大,而缝纫、机电、电子、建筑等行业技术人才最为缺乏。尽管农工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建工局、妇联、经贸局等相关单位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技能培训班,但仍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从而导致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劳动力资源技能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趋突出。
上述事实表明,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迫在眉睫。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深化职业技能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具体做法,一是坚持政府指导,集中力量重点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实施强校战略,做大做强重点职业学校,打造品牌特色;二是进一步依法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功能和责任,对职工和录用人员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培训机构联合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经过批准开办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职业技术教育要办得红红火火,各个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还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