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送技术到田头

2012-02-06 00:00:00    作者:周麟 胡顺祥    来源:今日高邮

春节刚过,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与欢乐气氛中时,市农委已利用农闲和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农业专家分成5个组深入全市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和农业企业,传送种植、养殖、温室大棚田间管理、农资产品选购等知识,为农民朋友送去一份特别的“新春贺礼”。

汉留镇汉留村地处我市三垛-汉留万亩示范片内,也是我市粮食主产区。正月初八,记者与市农委高级农艺师嵇瑞华一起来到村民王庆海的田头。在麦田里,嵇瑞华蹲下身子仔细察看苗情后,对王庆海说:“你家的20亩小麦长势不错,不过,麦田的沟渠还要清理,要不然遇到连续阴雨,小麦可就要麻烦了。另外,对出现黄苗、僵苗的个别田块,要及时增施肥料,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王庆海连连点头。临告别时,嵇瑞华又再三叮嘱了一遍。王庆海感慨地对记者说:“以前农民的作息规律是‘两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想不到年气未过,农业专家就来到田头为小麦‘把脉问诊’了。今年,我们夺取粮食高产的信心更足了”。

刘华是司徒镇耿庭村人,1997年开始从事罗氏沼虾养殖,去年养殖罗氏沼虾50余亩,单产380斤/亩,较往年减少了30%至40%,亏损了6万多元。在刘华家中,水产专家马建社与刘华一起详细分析了养殖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典型养殖户案例,给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对策。刘华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在农干校学到的基本上都是理论知识,现在专家把技术送上门,有了专家的帮助,今年我可以放开手脚干了”。闻讯而来的该村近40名养殖户也纷纷围住马建社,向他“取经”。面对求知若渴的养殖户,马建社从罗氏沼虾的病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到池塘标准化改造等,都一一进行了讲解,并耐心解答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殖户们纷纷称赞,农业专家就像“财神”,不但给养殖户送来技术,还送来了致富的福音。

在菱塘回族乡清真村,畜禽专家潘国智带领三名技术员来到扬州鹅养殖大户杨月龙的基地。该基地创建于2009年,从建设之初的年出栏商品鹅不足600只到现在的养殖规模过万只,每一步都得到了潘国智的悉心指导。去年,杨月龙养殖的商品鹅销售额达15万元,获利近5万元。年初,我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在菱塘回族乡启动,潘国智曾专程到杨月龙的养殖基地查看情况并提出了技术意见。时隔一个月,潘国智又来到杨月龙的养殖基地。潘国智提醒杨月龙要抓住冬春疫病较少的有利时机,做好畜禽的免疫工作。潘国智一边说一边向在场的养殖户发放技术资料,同时还耐心地解答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听了专家的建议,养殖户们如获至宝,纷纷表示,以前养殖扬州鹅的技术都靠自己摸索,今天专家们带着技术来给我们拜年,我们发展规模养殖扬州鹅的劲头更足了。

 采访中,市农干校校长姜顺权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市农业部门已组织培训15场次,惠及马棚、司徒、汉留、界首、菱塘等9个乡镇1900多位农民。下一步,市农干校还将结合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科技大篷车、农业科技培训月、乡镇庙会等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急需的惠农政策、防灾减灾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初加工技术、农村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为我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新型实用人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