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4 00:00:00 作者:史德元 陆荣康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农家用上沼气实在好,秸秆发酵产沼气,沼液沼渣成为有机肥料,生活照明、烧菜做饭用上沼气,洗澡热水用不了,沼气池子作用大,既清洁能源,又方便生活。”这是笔者在临泽镇董潭村中华片区采访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时,正在家里用沼气做饭的胡如锦老大爷说的一番心里话。
秸秆能源化,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每个农户每年消耗三瓶15公斤装液化气计算,每年需要近400元的生活用能开支。而建一座秸秆发酵沼气池,不仅可以节约这项支出,而且可以解决4亩地的秸秆出路问题,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料,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400元。
近年来,临泽镇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力度,到2011年末,全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户用沼气池1350多座,中小型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7处,年消耗各类秸秆及畜禽粪便1.2万吨,为减少秸秆焚烧、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净化农村环境以及实现农村能源清洁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好的途径。2009年该镇被省农委表彰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又被扬州市政府授予“十一五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先进乡镇”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