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0 00:00:00 作者:方贵 朱庆 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每当夜幕降临时,卸甲镇卸甲村、周邶墩村等12个村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便陆陆续续来到村里的农民文化健身广场,唱歌跳舞,自娱自乐。据了解,今年以来,卸甲镇在去年投入上千万元建成6处文化广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民广场建设。截至目前,全镇12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民文化健身广场。
近年来,卸甲镇农民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走上了富裕之路,家家户户修建了新房,各种高档电器进了农家,还有不少农民购买了小轿车。农民们的物质生活好了,可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以致过去农民闲暇时不是打牌就是家长里短地相互扯皮。为了丰富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乡村和谐文明新风,从去年起,卸甲镇把农民文化健身广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严格按计划加快施工进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建设。12个村级农民文化健身广场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同时,每个广场都有健身器材,并预留了更多健身器材安装空间。为方便群众跳舞,镇里还投入数千元专门为每个广场配置了音响等器材。
广场建成后,卸甲镇各村的村民根据各自的爱好,在广场上或跳舞,或健身,一片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卸甲镇有关负责人说,“村民们每天忙完农活,便结伴而来,又相伴而去,成了农民文化健身广场的常客。通过参加跳舞健身活动,村民们陶冶了情操,强健了体魄,提升了素质,树立了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