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2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重阳节前听老人心声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敬老节。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老人们普遍表示,现在不缺吃少穿,他们就图活得更开心,开心才是真的好。
中国人的情感观相对比较含蓄、内敛,年轻人习惯对恋人、爱人说爱,平时可能对父母羞于开口说爱。城北的郭奶奶是位退休教师,平时同儿子、媳妇住一起。她说,儿子、媳妇每天下班回家难得叫人,碰面一笑了之,相反,小孙子放学回来,有时会抱住奶奶说一声:“奶奶我爱你”。听到孙子说“爱”,她心里真蛮高兴的。其实“喊人不折本,只要舌头打个滚”。郭奶奶所说的现象具有普遍性。虽然嘴中说不出“爱”不等于子女不爱父母,但如果你把“爱”说出口,可能更利于促进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能体现一种天伦之乐、人间真情、家庭和谐。
刘大爷原本住在牛集巷,那里有他从小在一起长大的顾大爷。如今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分别与子女住在清华园和盛丰福邸小区,平时见个面不容易。刘大爷说:“孩子们很孝顺,知道我同老顾玩得好,只要我提出要去看老顾,孩子们都会用私家车把我送去玩,然后再过来接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老人岁数大了,行走不方便,子女们多陪老人拜访一些老友,让他们叙叙旧,开开心心聚一聚,也 不失为一种敬老、孝老的形式。
年轻人多为各种“大片”、3D电影而津津乐道,但如果让你陪父母看看曾经的老电影、老戏,你愿意吗?家住城南焦家巷的郝大爷是位老退伍军人。他说,他非常喜欢看一些老电影、老戏,但现在很难看到了。好在儿子很孝顺,上周特意为他买了一套老电影、老戏光碟,有《闪闪红星》、《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百岁挂帅》、《鸿雁传书》等,郝大爷开心得不得了,郝大爷说,只要周末有时间,孩子们会陪着他坐在沙发上一起看“光碟”,一家人其乐融融,他感觉很幸福。
理解、尊重父母的婚姻意向,是社会观念上的一种进步。作为子女,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老年人晚年有个伴,可以在精神上有所寄托,生活上相互照顾。李先生是我市一家医院的退休医生,早年老伴因病去世。他说,他很想找个伴,但子女不太“乐意”,自己又不好意思经常说这件事,现在只好同一位阿姨当“朋友”相处,名不正言不顺,生活上不是太开心。其实支持单身老人早日找个伴,让他们相互间有个照应,老人生活得心满意足,同时做子女的也可在照顾老人生活上减少一点精力。
子女不在身边,做父母的都很想子女常回家看看,平时多打打电话。家住帝景龙庭的李大爷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说,一天听不到儿子的电话心里就不踏实。节假日儿子回来,虽然忙一些,但开心,浑身有劲。李大爷表示,他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生活不愁,就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同他们谈谈心。孩子平时工作忙,体谅他们来回跑的难处,平时打打电话多一点关心也就行了。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一些老人的心声。比如,节假日回家给父母做顿饭、为父母举办生日小宴会,平时带老人出门拍拍照,多聆听父母说一些陈年往事等等。敬老、爱老、孝老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愿年年重阳变为日日敬老,多给父母生活上的关心、感情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关怀……年轻的朋友,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