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8 00:00:00 作者:刘春生 来源:今日高邮
昨日下午,新政协委员、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春参加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结束后,市委市政高度重视民生之举令他心潮澎湃,特向本报寄来他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心声。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惠民十件大事,对涉及民生热点的教育、住房、养老、残疾人交通等方面工作作了鼓舞人心的阐述,句句是惠民之言,事事是惠民之举,令我感到非常的振奋和期待。
对于我市今后的特殊教育发展,我想把我的“幸福梦”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希望残疾的发生率能够降低,残疾的孩子越来越少。
希望人为残疾的因素能够得到控制,我们周围的环境改善更好一些,残疾预防的措施能更健全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少一些,这样,残疾的发生才会更少,社会才会更健康。
二是希望所有的残疾孩子都能享受更优质的特教服务。
特殊教育,就是帮助残疾孩子补偿身心缺陷,给予残疾孩子回归社会能力的训练场所,是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起飞地。我希望办好优质的特殊教育,根据残疾孩子的需求,给他们以更多的支持,包括给予更全面的人道主义关怀、配备更现代化的科技辅具、提供更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服务等等,帮助残疾孩子更好地掌握生存的本领,将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真正成为社会“平等、参与、共享”的一员。
三是希望所有的残疾孩子都能得到更多的关爱。
残疾和贫困是孪生兄弟。在我校的学生家庭中,一户多残、残病交加等特殊情况非常普遍,残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总体上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孩子扶贫帮困的任务仍然沉重,除了经济上的支持以外,对残疾孩子精神上的慰藉、心理上的辅导等也很重要。我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残疾孩子的行列,让残疾孩子不再为生活发愁、为贫病担忧,能够安心读书、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