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0 00:00:00 作者:陈维忠 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纳入地方妇幼保健部门管理已成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市妇保所通过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Ⅺ项目),在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为做好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妇保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流动孕产妇、儿童信息,为她们登记建卡,将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同时,该所医务人员转变服务方式,变在单位被动等待为主动登门服务,充分发挥“世行”项目资金作用,为流动孕产妇、儿童分别提供244.5元、224元的免费保健服务,使流动孕产妇、儿童享受到与本地孕产妇、儿童同等的保健服务,从而大大增强了她们参与保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持续服务,市妇保所还建立了定期例会与随时上报的信息管理制度,并将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纳入到乡镇妇幼保健工作目标考核中,形成了一套压力传递机制。此外,每季度还对试点乡镇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被督查单位,要求迅速整改到位。
目前,我市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建卡率达100%,体检率超过98%,达到了与本地孕产妇、儿童同样的保健管理水平。自开展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以来,我市未发生一起流动孕产妇、儿童死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