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扬州鹅“腾飞”全国“内外”都赚

2013-04-18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春暖花开,正是苗禽炕孵出苗高峰期。日前,记者在送桥镇养鹅大户杨万明的炕孵场采访时看到,一批纯种“扬州鹅”苗鹅正装车运往贵州、河南、湖北等地。杨万明告诉记者,今春以来,订购“扬州鹅”苗鹅的外省客户很多,价格也一路走高,开始每只8元左右,现在已涨到每只10元,而且供不应求。

“扬州鹅”是国内唯一通过人工选育而成的优质鹅种,生长周期只要70天,而且肉质好、产蛋率高。2007年,“扬州鹅”获得国家级水禽新品种的“金字招牌”,从此“扬州鹅”便源源不断地从高邮飞向全国。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拥有“扬州鹅”种鹅繁育基地8个,年产苗鹅500余万只,绝大多数都销往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一条“繁育、加工在内,饲养、销售在外”的良性循环产业链。

为什么“扬州鹅”苗鹅绝大多数都销往外地,而本地的养鹅户却逐渐减少?送桥镇副镇长杨正宏分析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土地经过结构调整后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土地产出更高效,散养“扬州鹅”的农户觉得过去那种“种草养鹅”的产出与现在的土地产出相比,在收入上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市部分养鹅户便随着市场转型而放弃养鹅,通过组织合作社的形式,把发展重点放在苗鹅繁育和商品鹅后期加工上。

从农户散养发展到以育种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引领了“扬州鹅”产业的转型升级。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扬州鹅”产业发展呈现出“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格局,应该说是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最理想状态。因为苗鹅繁育科技含量高、销售附加值大,同时,商品鹅加工上市也能获得更多利润,所以抓住了“两头”,尽管饲养量减少,产业的收入却增加了。与此同时,我市还借助品牌优势和科技创新,加大对“扬州鹅”商品化新品的开发力度,风鹅、酱鹅、盐水鹅等加工销售量逐年提高。“红太阳”的风鹅、“天歌鹅业”的盐水鹅等商品化新品均畅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每只卖到100多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