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6 00:00:00 作者:翟智平 来源:今日高邮
编者按 近期,本报先后刊载了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八桥镇金港村驻点调研纪实、活动剪影,以及村组干部和村民回想起的罗书记在金港村一个个平凡而朴实感人的故事和细节,让我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深受鼓舞,也深受教育。近日,罗书记驻点调研所住农户翟智平也专门撰文,讲述与罗书记相处的点点滴滴——
2013年4月10日至15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金港村驻点调研时一直住在我家,我们朝夕相处,彼此结下了深厚感情。他离开金港后,有许多村民向我打听罗书记住在我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罗书记的生活起居同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二样,但他的工作节奏、工作热情、工作责任,以及他特有的严谨细致,是我们难以比及的。今天,我不妨给大家还原罗书记在我家的生活情景。
4月10日早上,村支书颜金松告诉我说,省委罗书记今天来金港村驻点调研,要住在我家几天。听到这个喜讯我既激动兴奋又忐忑不安。激动兴奋的是,省委“一把手”书记能住在我们农家,说明罗书记看得起我们农民,同时更是我家一家喜事,这样的“亲戚”平时或许攀都攀不上;忐忑不安的是,同这样的大领导“零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如何尽“地主之谊”、待客之礼,接待好罗书记,让他住好、吃好、生活好,心里还真没有底。但罗书记来了,我家还是要做些准备,也好给我们村民在罗书记面前挣些“面子”。
我发动全家人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并把罗书记将住的西房间的卫生间冲洗了一下。细心的爱人同我商量说,在电视里看到罗书记身材高大,西房间的床恐怕小了些。我一听有道理,连忙把家里的一张大床换上,并放上一套干净的被褥。
中午11点多钟,罗书记果真来了,没有前呼后拥的陪同,只有村支书颜金松跟他一起走进院门。当时,我正在整理春节时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罗书记主动同我打招呼,尽管我心里有准备,但还是有些不知所措,站在凳子上只知道望着罗书记笑。罗书记把我扶下来,握着我的手说:“麻烦你了,我要在你家住几天,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他短短的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紧张的心情一时轻松了许多。我连忙把罗书记引进屋里坐下,他把我拉坐在他的身边,还抱起我的孙子坐在腿上,同我们一家人拉起了家常,询问我家有几口人、家里的年收入、房子是哪一年建的……聊了一会后,我把罗书记带到他要住的房间,对他说:“农村住房条件有限。”罗书记看看房内的设施,弯下腰又拍拍床上的被褥,开心地说:“条件不错呀!比我想象中好多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罗书记同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轻松,条凳、圆桌、家常便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午饭后,罗书记稍作休息,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走访农户去了。
下午5点多钟下班,当我踏进院门时,只见罗书记正坐在院子里同村民和我家人有说有笑地聊家常。他问大家的家庭年收入情况,农村环境好不好,看病贵不贵、难不难,是否吃上了清洁的自来水等等。大家争着向他反映真实情况。罗书记问得细,村民答得实,他听后很高兴。
吃完晚饭后,罗书记去走访村民了。我一人坐在屋内静思:作为省委书记,一进村就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一点官架子,说的话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说明他心里装着基层、装着群众、装着农村……晚上10点钟左右,罗书记回来了,一进门就对我说:“老翟还没休息呀!刚才在回来的路上看到村民们在一起跳广场舞,大家很开心,说明邻里关系好,相处得很和睦。”晚上11点多种,罗书记回到房间处理公务,凌晨近1点,我起身探望,他房间的灯还亮着……
11日,我休息在家,早上6点多钟,我刚起身就听到院子里有踢皮球的声音,从窗子探头一望,只见罗书记同我孙子翟一正在院子里踢皮球,他们一老一小,你一脚、我一脚,来回踢,罗书记还不时笑着说:小孩太可爱了。”看到这一幕天伦之乐的场景,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踢完皮球后,罗书记又来到门口的我家菜园里同我母亲叙起了家常,问蔬菜品种、能否自给自足。母亲告诉他,平时家里吃的蔬菜基本不要买,种的蔬菜从不用农药治虫。罗书记开心地说:“好啊!我们吃的都是绿色蔬菜啊!”吃完早饭后,他又去走访农户了……
听说罗书记住在我家,我的岳父母上午9点多钟就来我家等罗书记回来。11点多钟,罗书记回来看到老两口,连忙拿过凳子同老人坐在院子里聊了起来。我老岳父年轻时做过村干部,也是老党员,现在虽然年逾八旬,但身体很好,只是听力有障碍。罗书记找来笔和纸,把所要问的说的写在纸上,并辅以手势同老人进行交流。两人说着、写着、笑着,说到开心处,两人不时哈哈大笑。当罗书记对老人说:“我还会来看你的!”老人禁不住一把搂住罗书记的肩膀,亲密得就像相交多年的老朋友。我不忍心打扰他们的交谈,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把欢笑藏在心里!
前阵子《新华日报》等媒体刊登了罗书记在金港村驻点调研的情况,并配上他同我老岳父搂肩耳语的照片。我把报纸送给老人,老人左看右看,激动得不得了,一个劲地夸照片拍得好,还要我替他找来照片冲洗一张作为纪念。
午饭的时候到了,罗书记就像家里人一样,自己走到厨房里盛饭,大家边吃边聊。他还不时剥虾子给我孙子吃,并关切地说:“你要多吃饭才能长身体。”罗书记刚来时,孙子翟一由于同他不熟悉,见到他总是躲躲闪闪的。通过几次近距离接触后,他只要看到罗书记走访回来,就会一蹦一跳地上去叫“爷爷好!”并脚前脚后跟着罗书记,罗书记也非常开心,抱起他一阵亲热……
12日早上吃早饭时,罗书记问我能否把在宿迁工作的小孩叫回来,全家吃个团圆饭。罗书记工作这么忙,还惦记着我的子女,让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我连忙打电话给儿子和儿媳,他们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地说:“一定回家看罗书记!”
中午时分,罗书记走访回到家里,看到我们一家人正在家里包饺子,他高兴地说:“包饺子是我拿手的!”说着,去厨房洗洗手后,和大家一起包了起来,大家边包边聊,其乐融融。饭前,罗书记还拉着我们全家拍了张全家福。村民看到后,也连忙走过来和罗书记说:“罗书记,我们也要和您合影!”罗书记连声说:“好!好!好!大家一起来吧!”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罗书记同全家人边吃边谈,并关切地询问我的子女在宿迁工作怎样,以及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5日,罗书记在金港村驻点调研结束了。临行前,他给我孙子送了汽车等玩具,并在孙子新买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扉页上题字:“翟一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让我过意不去的是,尽管我再三谦让,罗书记还是硬要留下他和工作人员这几天的1200元食宿费。他说:“这几天已经很麻烦你们了,食宿费你一定要收下,今后我还会来住的!”接过罗书记手中的钱,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罗书记离开金港村了,但通过这几天“零距离”接触,我感到他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亲民爱民、朴实勤勉,他的工作作风是那样的深入踏实、细致严谨,从他的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欢迎罗书记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