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00:00:00 作者:刘金友 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网银”结算方式在省粮食系统全面推广—— 鼠标一点 粮款到账
本报讯 “卖粮后,粮库直接把钱打到我的银行卡上,既方便又安全。”日前,记者在菱塘粮油经营公司采访时,前来卖小麦的农民张寿山告诉记者,以前卖粮都是现金结算,口袋里放一匝子钱,既怕丢了,又怕被人偷了。现在好了,来卖粮时把圆鼎借记卡带上,粮油经营公司把售粮款打到卡上就行了,再也不用担心钱会丢掉或被偷了。
农民卖粮时,先交粮、再拿钱,是粮食收购中最常见的场景。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现金结算方式,因结算手续繁琐、结算时间受限、存在安全隐患,已经不能适应粮食收购形势。针对市内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广,ATM自助取款机覆盖各乡镇,以及农户均持有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补贴一折通、圆鼎借记卡等情况,市粮食部门主动与市农发行等金融合作单位一起研究对策,率先推广使用网上银行结算农民售粮款。
“粮食收购采用‘网银’结算因安全、快捷、方便、高效,得到了广大售粮农户的拥护。”市粮食局局长于洪告诉记者,采用“网银”结算,对售粮农民而言,售粮款直接打入到银行卡,省去了售粮后携带大量现金不方便、不安全的烦恼,农民暂不用的余款,还能在农村商业银行获取一定利息。同时,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粮款,鼠标轻轻一点,粮款便可以直接打进农民的银行卡,过去那种排队结账的现象不见了,极大地方便了售粮农户。此举已作为一项创新成果,在全省粮食系统全面推广。
“网银”结算不仅受到售粮农户的拥护,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对这一新生事物也表示了极大的欢迎。汉留国储库主任杨旭平说:“粮食收购采用‘网银’结算后,国储库的会计无需像过去那样到银行提取大笔现金,既为企业节约了提取资金的往返费用,也确保了资金和人员安全,同时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采访中,一些粮食经纪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用现金收购粮食,很麻烦,容易出差错,有时提着大量现金下乡也不安全,现在通过网上银行结算非常方便。
“手持一折通,办事真轻松,国家补贴知多少,粮款随时进账中。”这是我市农民自编的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售粮农民对“网银”结算的拥护和欢迎。据了解,今年夏粮收购中,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共投放资金3.8亿元,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结算的有13098笔,金额3.65亿元,占夏粮收购资金的96%。所属企业中,汉留国储库、第一粮库,张轩、卸甲、界首等粮油经营公司的“网银”结算比例达到了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