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6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近日,江都“邵伯菱”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后,“邵伯菱”都会打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标识向外出售。由此,记者想起好多年前高邮鸭蛋就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加以保护。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我市蛋品生产企业生产出售的高邮鸭蛋系列产品的包装盒上很少有厂家打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标识或字样,错把“国标”这一金字招牌当作“废铜”丢之一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市“鸭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许多蛋品企业却放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金字招牌不用。有的蛋品企业老板对“地标”概念也感到茫然,摇头说“不知道”!许多市民对高邮鸭蛋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身份更不了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市场上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得到消费者普遍认同,认为“绿色有机”就是好产品。市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说,一个特色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身份是很不容易的,无论在产品的标准化、企业的管理,还是在国家主管部门的认证上,都要比“名牌产品”、“有机产品”的含金量高得多,因为“地标”身份是全国唯一,而“名牌”、“绿色”、“有机”比比皆是。就拿高邮鸭蛋来说,只有高邮这一地方生产的鸭蛋才能标为“高邮鸭蛋”,其它地方如果标注,那就是假冒、侵权。
拥有唯一、拥有“金字招牌”却不去用、不会用,让它束之高阁,那就失去拥有的意义。“邵伯菱”“地标”的出现,再次警醒我们,必须对高邮鸭蛋“地标”身份的开发利用进行总结反思。“金字招牌”闲置无人去用,是引导不力、宣传不够、意识缺失,还是“底气”不足,怕有损“地标”的形象。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要始终保持高邮鸭蛋的产品质量,要对得起“国家地标”的身份,蛋品生产企业打上“地标”就要对蛋品质量负全责……对此,我们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还要做些什么?
愿高邮鸭蛋“地标”身份早日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