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饭碗”,不能越耕地“红线”雷池半步。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日前,我市下发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以更加有效地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明确指出,各乡镇、园区主要负责人是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国土资源部门是主管国土资源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责任,通过警示约谈、公开曝光、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暂停受理审批、明确“土地执法重点管理乡镇”和“国土资源信访重点管理乡镇”等途径,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做到“既查事,又查人”。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土地管理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的合作机制。
为健全土地执法监管共管机制,通知要求,要进一步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国土资源部门对辖区内新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信息,尤其是12336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网络公布、媒体披露的各类典型重大国土资源违法信息,应及时向同级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并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报。同时,要快速反应、及时查处、消除影响。发改、建设、规划、交通、水利、金融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对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不得为其办理项目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融资贷款等手续;对涉嫌国土资源违法犯罪的,国土部门要及时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犯罪案件。
为提升土地执法监管水平,形成共管合力,通知还对违法行为防控、违法用地查处、违法责任追究等提出具体要求,坚决做到“露头”就打、违法严查、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