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00:00:00 作者:李虎 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送桥镇邵庄村村民尹国炳早年参军,现年事已高,生活困难,日前,他到镇民政部门“一门受理”窗口,获得了1000元生活救助金。尹国炳感慨地说:“有困难就到窗口寻求帮助,太方便了。”
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自5月初开辟社会救助“绿色通道”,在全市所有乡镇(园区)搭建“一门受理”的工作平台以来,已有近百名求助人员通过“一门受理”平台获得救助。
据了解,为了让遇到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救助,我市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市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高邮市城乡居民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工作实施细则》,并在全市各乡镇(园区)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一门受理”平台,整合民政、教育、住建、人力社保等社会救助相关部门窗口职能,建立特殊困难“一门受理”工作模式,凡符合社会救助范围内的事项均可实行“一门受理”。“一门受理”窗口具体负责最低生活保障、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急难家庭救助和困难人员供养等工作。求助人员再也无需往返于多个部门,直接在所在的乡镇(园区)“一门受理”窗口就能申报救助,既方便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