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4 00:00:00 作者:凌生平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掏出民情簿 递上连心卡 干群情更融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甘垛镇采访时发现,镇里的党员干部包里都会装有一本民情走访记录簿和一盒服务群众“连心卡”。该镇党委书记薛斌翻开记得密密麻麻的“民情日记簿”介绍说,今年以来,甘垛镇在干群之间创新开展“启明灯”活动,全镇300多名镇村干部带着“民情簿”和“连心卡”走村入户,接地气、访民情、听真话、办实事,“启明灯”照到哪里,就亮到哪里,使许多“灯下黑”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干群之间情更融了、话更多了。
今年春,中电投江苏分公司与甘垛镇达成投资10亿元建设30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厂项目意向。该项目一期工程要流转成片荡滩上千亩,而官林三河荡连片荡滩因历史上发包不规范,多年来一直被部分村民自费开发成鱼塘,现在要从村民手中流转出来难度很大。如何既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要让重大项目顺利落户?甘垛镇把承接光伏发电重大项目列为“启明灯”活动的“一号课题”,组织“启明灯”解难小组深入每一位鱼塘养殖户家中,讲项目落户的意义,听群众的合理诉求,平衡流转后的利益分配,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流转荡滩上千亩,而且流转户“没有一句话”。
甘垛镇经过区划调整后,许多村撤并调整,许多村民连村干部都不认识,加之少数镇村干部虽身在基层,但不接地气,对许多“灯下黑”的问题百姓反映强烈。为了让“灯下黑”的地方亮起来,甘垛镇组织300多名镇村干部带着民情簿,印好“连心卡”,手持“启明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走访活动。他们走到哪里,记到哪里,“连心卡”也发到哪里。贫困户、特困户有多少?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农村综合环境需要整治什么?民生实事需要政府做什么?他们都一一记录在册。走访中,有群众反映,现在路好走了,但河道脏、环境差。针对群众的诉求,今年,甘垛镇在财政资金相对吃紧的情况下,仍筹措2000多万元对镇村6条骨干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同时,又投入900万元建成平胜河1.8公里长的滨河生态走廊。现在的平胜河不但碧波荡漾,而且两岸有绿化和小品点缀、亲水护栏等。河口村村民郭从喜感叹地说,现在老百姓说话有“份量”了,政府为民办实事也越来越实、越快、越好、越亲了。
据了解,甘垛镇从今年年初开展“启明灯”活动以来,已收集具有共性的社情民意100多条,化解各类矛盾50多起,为民办实事20多件。该镇党委书记薛斌说,“启明灯”活动不搞花架子、不搞“一阵风”,要坚持常态化,把该活动作为党建创新品牌来打造,让群众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