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6 00:00:00 作者:陈海新 闵思桂 夏慧 来源:今日高邮
专家提醒:多措并举,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农委植保站获悉,受前期低温阴雨寡照以及暴雨涝害等因素影响,今年水稻长势柔嫩,抗逆性、抗病性弱,水稻穗期病虫呈偏重、局部大发生趋势,其中纹枯病偏重至大发生,稻曲病、稻瘟病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总体形势比较严峻。市农委植保站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抢抓适期,科学防治,及时有效控制稻田病虫危害,确保打好今年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攻坚战。
市农委植保站专家告诉记者,水稻穗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水稻生育进程预测分析,目前我市大面积粳稻品种已处于孕穗阶段,破口抽穗期将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初。由于前期秧苗移栽期拉长,导致水稻破口抽穗期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地区品种、地块之间差异较大,苗情复杂,因而抓好以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为主的水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事尤为重要。
市农委植保站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切实抓好田间水肥管理,适当喷施叶面肥,增强光合作用,延缓叶片衰老;对于湿度较大的田块要适当露田,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与此同时,坚持“病害主动预防、虫害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对近期即将破口的水稻品种,要在破口前5至7天对稻曲病开展一次针对性防治,破口期再结合穗颈瘟、褐飞虱等其他病虫开展药剂防治;对近期正进入破口期的品种,要迅速开展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防治工作。如遇天气适宜发病,第一次防治结束后5至7天还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确保防治效果。此外,坚持突出重点、科学防治,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合理轮换用药,同一种药剂品种使用不宜超过2次。在用药过程中,防治稻曲病、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为主的病虫害要细喷雾,防治纹枯病、稻飞虱为主的病虫害要粗喷雾,用药遇雨后要及时补防,确保防治一块、成效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