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8 00:00:00 作者:贾海涛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做给农民看 教会农民干
本报讯 眼下,秋收秋种在我市全面展开,“犁耕翻”耕作技术在各乡镇园区全面推广使用。据悉,这项集成技术实践经验是市农机局去年在自家试验示范基地探索总结出来的。日前,市农机局副局长姜建平告诉记者,近几年市农机局通过种田实践,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试验示范推广了10多种粮食生产全程农机化的新技术、新机具,赢得了广大农民、种田大户的普遍赞誉。
市农机局作为我市粮食生产全程农机化推广的职能部门,长期以来致力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更高水平。2013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发展新常态,提高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能力,该局成立了高邮市农机示范中心,在湖西新区毛港、邵庄和城南经济新区太丰村,流转租用1000亩农田,建立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基地,并积极应用推广国内最新式的农机具、最前沿的农机化生产新技术,通过基地试验示范实践,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
针对我市农田长期免耕作业带来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病虫草害加重,秸秆全量还田遇到瓶颈等现实问题,去年,市农机局技术人员在示范基地,进行了犁耕深翻的技术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有效技术操作流程,并成为我市今年秋收秋种重点推广的集成技术。前不久,扬州市政府专门在我市召开了秋季农机化生产现场推进会,全面推广了犁耕翻技术。
据悉,近三年来,市农机局在基地通过种田,进行了大田流水线育秧试验示范、高地隙植保机试验示范、犁耕翻技术试验示范、各式撒肥机试验示范 、不同行距插秧机试验对比、侧深施肥插秧机试验、施肥播种一体机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作业试验、水稻小麦生产全程作业环节不同机械作业对比及初步形成和完善各环节技术路线、航空植保技术应用、农机三新项目的实施等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不断提升我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