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适应新常态 推动新发展

2015-12-28 00:00:00    作者:施维峰 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2015年人大工作回眸之一

2015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稳增长保目标,调结构快转型,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突出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升级。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常态,对全市经济发展特别是项目建设进行认真调研,听取和审议了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汇报,就相关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要坚持创新驱动,做强“四大基本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建设绩效,为完成全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还多次视察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和湖西新区项目建设情况,深入企业听取意见,督促解决相关问题,加快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在视察湖西新区项目建设时,市人大常委会要求湖西新区要按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战略,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新项目招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创建省级高新区。

助力“四城同创”,提升城市品质。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四城同创突破年”的总体部署,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对全市创模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要求强化环保执法,全力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在推进创建卫生城市工作过程中,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了专题询问,委员们围绕流动摊点和“六小行业”管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城乡河道保洁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向相关责任部门进行了询问,各部门负责同志认真答疑解释,客观介绍工作,虚心听取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有力促进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了盂城驿二期工程、百岁巷、当铺修缮现场等,提出要规范历史街区建筑的修缮和经营,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充分挖掘高邮特色文化内涵,目前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数字化城管是推进“四城同创”的一项重要城市管理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相关调研,建议要不断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提升运行效能,加大经费保障,形成部门职责明确、市民积极参与、社会齐抓共管长效综合城市管理机制。市人大常委会还认真审议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的编制情况、市政府2015年房屋征收(拆迁)项目计划情况,经审议分别作出批准的决议。

市人大常委会还十分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水利管理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要求规范水利工程确权工作,切实处理好国有、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关系;完善工程管护机制,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水利改革作用,在防汛抗旱、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视察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情况,建议市政府要结合连淮扬镇高铁高邮站的建设,规划建设高邮的交通枢纽,积极谋划高邮至扬州泰州机场的快速通道;强化责任部门协作,形成交通建设合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各项交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预算监督。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依法听取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审查批准2015年度预算调整议案和2014年度市级财政决算,对2016年度预算草案初步方案进行初步审查的同时,紧紧抓住新《预算法》实施工作,向市政府提出加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健全全口径预算体系的建议;加强和规范财政决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跟踪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整改,将整改情况逐条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并且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了资金收支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紧紧抓住“十三五”规划工作,跟踪调研编制情况,为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本次会议审查批准做好充分准备。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