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春节同学聚会成“惧会”

2016-02-13 00:00:00    作者: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新春佳节不仅仅是喜庆团圆的日子,对于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同学好友而言,春节期间参加同学聚会更是对大家美好青春的怀念和纪念。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走亲访友时发现,虽然各式各样的同学聚会成为春节活动的主旋律。然而,很多人参加同学会后感慨:相见不如怀念,聚会成了“惧会”。

今年40岁的杨云和吴宏是一对夫妇,两人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除了一些长假外,平时难得回邮,在距猴年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夫妇二人就分别接到同学聚会的通知,最早的一场聚会时间安排在大年初二。“毕业二十多年了,大家都没再聚过,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很期待,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杨云说,按照以往的惯例,正月初二、初三去娘家拜年,并在娘家以及娘家的亲戚家聚餐。为了参加同学聚会,今年拜年时,他们只是将拜年礼送过去,为此错失了一些家庭聚会。“虽然错失了一些家庭聚会比较遗憾,但多年未见的同学首次聚在一起,大家说说笑笑,还是很开心的。无奈的是,大家聚在一起,说着说着就有了一些互相攀比的意味,当年的那个纯真年代再也找不回来了。”一旁的吴宏感慨地说。

刚过而立之年的闫先生常年在外工作,回邮过年的他在春节前也接到了几场同学聚会的通知。虽然闫先生已经30岁,但至今仍单身的他时间比较自由,春节假期先后参加了3场同学聚会。“参加同学聚会,心情从一开始的期待到最后的无奈。”闫先生说,同学聚会就是怀念纯洁的校园时光,但几场聚会下来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上学时候的趣事,而是谈一些现在在哪上班、年薪多少、孩子多大、在哪买了房、买了什么车等等,最让人尴尬的是,还有一些女同学甚至要帮自己介绍女朋友,虽然知道她们是好心,但始终感觉怪怪的。和闫先生一样,今年32岁的吕小姐是一个大龄剩女,她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已经结婚生子,有些同学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自己也参加过一两次同学聚会,都感觉到不太自在,感觉成为了他们中的“异类”,大家聚在一起,也没多少共同的话题。以后再接到同学聚会的通知,自己应该会找一些理由推脱,实在拒绝不了的,才会去参加。

在如今的社会中,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已经和物质挂钩。专业人士认为,同学之间产生差距很正常,参加同学聚会,应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让同学聚会变成大家的心理负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