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0 00:00:00 作者:张伟芳 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20日中午12点整,随着历史、化学两门学科考试的结束,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小高考”)正式落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小高考”考题灵活接地气,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全面二孩政策等热点话题均有所涉及。据不少考生反映,今年小高考试卷总体不是特别难,考题非常灵活,但拿高分也不容易。
采访中,邮中的理科考生小王表情轻松地告诉记者,“总体感觉还可以,没有偏题和怪题出现,基本都在复习知识点之内。”另一位文科考生则表示,今年“小高考”试卷难易程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物理学科的题目相对灵活,难度比平时练习的模拟题上升了不少,过关应该没问题,但要想拿4A压力不小。记者了解到,今年“小高考”的题目和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接地气,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流程、生活用电如何测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了哪些政策等时政题目都出现在考卷内容之中。对此,部分学科老师表示,通过这几年“小高考”所出的考题可以看出,“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已行不通,只读“死书”更不可取,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提高更为重要。
今年“小高考”评卷工作预计于4月上旬结束,4月10日左右省教育考试院将发布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含信息技术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