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8 00:00:00 作者:尤国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盘活 管理 施策 节地
本报讯 实现国土资源有效供给是“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决有效供给矛盾?市国土部门结合我市国土工作实际,一一“对号入座”,为“三去一降一补”引入新的工作思路。
针对“僵尸企业”征而未建、围而不开的项目,市国土部门积极探索“僵尸企业”土地盘活利用机制,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生产、搬迁改革、破产清算等途径,清理退出闲置土地,以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国土部门对盘活退出的闲置土地一律开辟“绿色通道”,在合规合法的框架下进行处理,通过盘活“去产能”使上千亩土地寸土寸金。如何科学调控“去库存”?国土部门在做好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货币化拆迁安置,以增强“去库存”的刚性需求。同时,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研判分析,结合市场供需,合理控制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以避免“过度”开发,给“去库存”留下释放空间,有效缓解“去库存”压力。此外,适时释放一些区位好、竞争力强、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地块上市交易,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增强市场整体活力,以人气聚商气,以商气“去库存”。
围绕如何“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国土部门创新工作,在“去”的过程中发挥国土资源的“杠杆”作用;在“降”的过程中让土地效益得到有效释放;在“补”的过程中使“短板”得以补齐。重点围绕东部新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土地收储计划,确保土地动态库存面积不低于3000亩。同时,将土地储备资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安排年度土地收储流量资金,专项用于征收、收购、收回土地和征地拆迁补偿,以及前期土地开发所需费用,充分发挥了土地资源的“杠杆”作用。为节地“降成本”,国土部门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先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鼓励企业建多层标准化厂房、企业科学孵化器,对制造业企业通过改扩建厂房、仓储用房等途径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的,免收土地价款差额。为精准施策“补短板”,国土部门建立健全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用地保障体系,并畅通审批“绿色通道”,使民生项目用地保障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