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固本查漏补短板 心理减压很重要
还有10多天时间,2016年度高考将正式拉开大幕。记者近日了解到,全市各高中学校已进入全面备考状态。那么,最后这段时期,考生还能做些什么?面对高考,他们准备好了吗?
【心理】患得患失的学生多了
上周,高三考生们刚刚结束了全市高三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记者走进市第一中学高三教学楼,看见几名女生正利用课间休息,围坐在一起讨论几门考试科目的成绩。其中一名叫谢佳的女生一边拿着笔在试卷上不停地勾画,一边嘴里不停地叹息着。“看你不开心的样子,是考试没发挥好吗?”记者上前询问。“哎,别提了,最后几道大题都没有做完,这次又考砸了,不知道高考怎么办?”谢佳说,越临近高考,她的心里就越不踏实,有时候想到将结束高三艰苦的日子心里感到很开心,但一想到高考如果失利,就会非常消沉,总是患得患失。
市第一中学韩浩等部分执教高三多年的老师告诉记者,每年高考最后备考阶段,都会有部分学生出现谢佳这样的“考前综合症”。这部分考生往往对每次考试的分数都非常敏感和在意,情绪上也会表现得两级化,一时非常悲观,一时又觉得自己厉害得不行,其实这都是因为临近大考,学生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所造成,属于正常现象。
【建议】回归书本巩固基础
对于考前最后10多天,考生该怎样准备呢?市第一中学从事多年高三教学工作的老师朱明宝建议,学生应该回归书本,巩固基础。高考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神”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学生在复习时应看练结合,但不必每天都练,建议做一两次限时训练,到6月份再把去年高考试卷拿出来看一下。这样,除了可以保持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能保证良好的状态。”
高邮中学的高三老师也建议,文科生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应当以加强创新思维的自我训练为主,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应对新题型、新问题的能力为主;理科生除了弥补自己欠缺的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容易混淆的知识。此外,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最后一个月在做练习的同时,要重视书写和答题的规范。
“考生要在复习的基础上做到不断提炼、总结和归纳,把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就有了新的体验。同时,每天练习一定数量、一定难度的习题,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如果遇到创新的题目,还能开阔思路。”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最后的这段备考时期,考生多看看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集最为合适。
【减压】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临近高考,考生产生心理压力在所难免。高邮中学心理辅导老师赵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备考期间,考生的情绪非常重要,家长要尽量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应该用比平时更缓慢、平和的语速说话,多鼓励孩子,并适当地使用一些心理暗示语言,如“一切都会顺利的”“没事,就当一次平常的训练”等,切不可对孩子说类似“你要好好考,成败就在此一举了”等话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对于考生大考前饮食的安排,赵青建议家长,除了给孩子多补充一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品外,尽量不要给孩子特殊安排饮食。同时,要特别注意预防孩子在这段期间感冒、腹泻、外伤等情况的发生,以免影响孩子备考。
【高考状元分享经验】用爱好分散压力,定制个人计划
往年的高考状元们高考时也有压力,但他们觉得更大的自信和扎实的学习,才是考出好成绩的保障。
2015年高考理科状元滕希源的减压方式是看电影、听音乐。她告诉记者,在高三期间,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好友去电影院看电影。“哪怕成绩考得再不好,心情再不舒服,只要一坐到电影院里,就会感觉浑身放松。”滕希源表示,她成功的最大秘籍就是学习有科学的规划。她会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要做什么都写下来,可精确把握并很好地利用时间。同时,要求自己必须完成每天的计划。
无论是学习好还是学习一般,面对高三,都应该有一个坦然的心态。2015年文科状元吴金蕊认为,“高三肯定辛苦,拼一拼的同时要劳逸结合,当然劳要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