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00:00:00 作者:马建社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近日,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同瑚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去年秋季繁殖鳜鱼苗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我市鳜鱼反季节养殖开启了新篇章。目前,该公司反季节养殖的1120亩鳜鱼长势良好,规格达到了8两/尾,本月将陆续上市销售。
此前,我市鳜鱼养殖方式普遍是5月上中旬从广东购进鳜鱼乌仔,同时购买鲮鱼苗作为饵料鱼进行饲养。在不感染虹彩病毒的情况下,养殖至年底可达到上市规格。如果养殖本地的鳜鱼苗,放养时间要推迟1个月左右,同样的养殖模式,年底却达不到上市规格。若留塘继续养殖,因鲮鱼不能越冬,会造成来年春季饵料鱼短缺,而使养殖无法继续进行。去年,董氏特水公司在扬州市和我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的指导下,进行鳜鱼一年多次催产繁育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同时,人工繁殖本土鱼赤眼鳟作为鳜鱼反季节养殖饵料鱼,突破了鲮鱼不能越冬而影响鳜鱼全年候养殖的瓶颈。
据介绍,2015年,董氏特水公司共生产反季节鳜鱼夏花1500万尾,配套繁殖饵料鱼赤眼鳟230亿尾,推广反季节鳜鱼养殖1120亩,获得成功。每年的6月至9月是鳜鱼最紧俏的时期,平均价格在35元/斤以上,预计今年该公司每亩可增加产值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