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一位九旬老党员的“特殊党费”

2016-07-13 00:00:00    作者:周雷森 居思雨    来源:今日高邮

“七一”前夕,家住菱塘回族乡曙光居委会的97岁老党员杨宝田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乡组织科,将平时积攒下的2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交到组织科工作人员手上,以一名老党员、老战士的身份,向建党95周年献礼。

杨宝田1920年出生于菱塘乡一个农民家庭。小小年纪的他,亲见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在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42年,他参加了革命,抗击日本侵略者,同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战争生涯,伤亡在所难免,杨宝田也不例外,身上有大小20多处伤,至今头部、大腿上仍有许多弹片屑无法取出,遇到阴天下雨就会疼痛不已。
1953年,杨宝田从部队退伍还乡后,曾在乡革委会担任副主任、副书记等职。任职期间,老人的“得意之作”便是菱塘的“生命线”——龚家圩的修固。“菱塘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这里经常发大水导致农业减产,百姓纷纷离开家园逃荒要饭。解放后,政府决定对龚家圩进行维修加固,同时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我。”虽然已经97岁高龄,但老人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一段历史。“接到组织交给的重任后,我组织调度修固圩坝所需的人财物。圩坝施工后,虽然我腿部不便,但每天坚守在施工一线,督查指导圩坝施工。维修加固后的龚家圩成了菱塘百姓的‘守护神’,之后发大水,这里基本没有被淹过。”后来,杨宝田又组织人员对备荒圩等圩坝进行了修固。“圩坝修固后,当地的老百姓不再受水淹之苦,菱塘成了人间的福地。”杨宝田自豪地对记者说。
杨宝田一直对自己、家人要求非常严格。“担任乡干部期间,他廉洁自律,从不为家人和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但对急需帮助的人,他却从不吝啬,慷慨解囊。仅这两年,他就为重病患者捐赠数千元。”杨宝田的侄子、79岁的杨文国告诉记者,老人正直敢言,对他人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和制止。
1980年,杨宝田离休。离休后,老人离休不离党,退岗不褪色,每当支部有活动,他都坚持参加。从去年开始,老人实在走不动了,便让自己的侄子杨文国骑着三轮车送他去参加支部活动。
受党培养教育70余载,杨宝田老人对党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很早就想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为党多作一点贡献。今年春,老人因为心梗发作住院治疗,他缴纳“特殊党费”的愿望更加强烈。前不久,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向组织缴纳了2万元“特殊党费”。他说,上交的此笔款项与党组织对自己的培养教育相比微不足道,也远不能代表他对党的全部的爱,但却代表了一个老党员的心愿:用这笔款项帮助生活还很困难的党员,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也尽一个老党员的微薄之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