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2 00:00:00 作者:记者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抢抓晴好天气 降低灾害损失
本报讯(记者 陆业斌) 连续多日阴雨之后,1日天气终于放晴。全市各地迅速行动,人机并举抢收水稻,努力将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从10月20日开始,我市持续降雨,且雨量较大,造成在田水稻受灾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在田水稻积水面积约占50%,特别是低洼田块积水时间较长,受灾较为严重;全市在田水稻倒伏面积9万多亩,约占10%,穗发芽率在3%左右。1日之前,全市籼稻基本收割结束;粳稻除湖西地区部分散户收割、运东地区零星收割外,其它地区均未收割。
1日上午,记者在农村采访时看到,各地收割机纷纷开始下田收割,也有不少农户用镰刀进行收割,用滚龙进行脱粒。市农机局副局长姜建平告诉记者,由于天刚放晴,好多田块还没有收干,收割机不好作业,只好进行人工抢收。目前,我市除了自有的近2000台收割机参与秋收外,农机部门还积极从外地组织机具来邮收割,以尽力满足各地需求。
市农委希望各地及时组织农户排出田间积水,防止进一步出现倒伏和稻穗发芽;引导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快收割、早让田,把秋熟成果拿到手,确保小麦及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