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3 00:00:00 作者:通讯员 毛群英 沈林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毛群英 沈林)2日下午,界首镇健康巷居民郭慧生将家中珍藏的一件宋永兴禅寺古钟,无偿捐赠给新建成的界首历史陈列馆,既让文物有了好的归宿,也丰富了展馆馆藏。
据郭慧生介绍,此件古钟是他在2006年开挖掘机为界首水厂搞土建时,在京杭大运河界首小闸塘南侧无意挖掘出的。古钟在他家中已精心保管了10多个年头,如今家乡建起了历史陈列馆,他决定将文物捐赠,让古钟重见天日。
古钟虽然锈迹斑斑,但上面的文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江苏扬州府高邮州界首镇永兴禅寺”“道光廿三年桂月立”以及“众姓恭铸”等铭刻十分清晰,纹饰精美,提把处设计为龙形构件,整口古钟设计精巧、造型别致,初步鉴定为清道光年间的生铁钟。
界首镇西临大湖,这片湖古称津湖,后来成为高邮湖的一个组成部分。津湖边上有一座永兴禅寺,是宋代僧人如海建的,这是界首镇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一座古建筑。
宋代的永兴禅寺,年久失修。据《高邮州志》记载:明代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僧玉岩重建;清代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僧海渡募修,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里人王立业施送典业菜花沟田67亩,价620千文;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和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分别由僧兴传和僧锡山重修。直到建国初期,古老的永兴禅寺才被拆毁。永兴禅寺虽不复存在了,但宋永兴禅寺古钟作为历史见证,说明最迟在宋代,界首镇附近已有人聚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