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 00:00:00 作者:通讯员 金宏明 春烨 记者 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金宏明 春烨 记者 玉梅)“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又带东西看望我的外孙女。”6日晚上,今年60岁的卸甲镇金家村二十一组村民池璀芝站在门前,向专程驱车前来的京沪高速八桥收费站“志愿快乐班”的4名年轻工作人员致谢,感谢他们给他外孙女带来了手工编织的毛线衣、毛线外套。
说起自己的家庭,池璀芝很是无奈。他告诉记者,家里原先的生活条件还不错,但自女儿池小芳得了白血病后,家庭的生活每况愈下。在女儿患病7年间,家里为给其治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70万元的巨额债务。尽管这样,还是没能挽留住女儿的生命,女儿在35岁那年病逝,丢下了只有8岁的外孙女。女婿经不住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回兴化老家去,从此与池家人不再有联系。 不过令池璀芝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读6年级的外孙女品学兼优,获得的大小奖状近20张。目前,一家老小三人的生活全靠老池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艰难维系着。
去年夏天,京沪高速八桥收费站“志愿快乐班”帮扶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特困生家庭活动获悉池家的处境后,决定对老池的外孙女进行结对帮扶,承诺每年拿出1000元现金给孩子上学用,并不定期地走访池家,给孩子买衣服、学习用具等,直至孩子学业有成,走上工作岗位。
据悉,京沪高速八桥收费站自2000年建成之初,该站员工便自发成立了“爱心基金”。“爱心基金”由“志愿快乐班”4名帮扶工作人员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拿出,用于捐资助学、看望孤寡老人。16年来,站里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基金”从未间断。第一位受帮扶的学生顾朝辉已经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池璀芝外孙女是该站“志愿快乐班”的第3位帮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