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7 00:00:00 作者:俞士俊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俞士俊 记者 殷朝刚)廉政文化,润物无声。近日,记者在甘垛镇采访时发现,该镇的廉政文化建设有内容、有特色、有效果,其“进机关、进家庭、进农村”“三进”齐抓,廉风扑面。
机关里党员干部多,权力也相对较大,容易滋生“问题”。为此,甘垛镇把“廉政文化进机关”作为一项“主阵地”工作来抓。为给机关党员干部打“预防针”、输“清醒剂 ”,该镇利用读书输廉、歌曲唱廉、活动促廉、谈话警廉、典型导廉、公开示廉等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进行廉政教育,做到机关办公场所的走廊过道以及墙体有固定廉政标语;每位工作人员办公桌上都有廉政提示桌牌或桌签;党政班子“一把手”每月都要向班子成员推荐一篇廉政阅读文章,副职领导要向分管下属推荐一篇廉政阅读文章,每人结合阅读撰写心得体会。同时,以廉政谈话、上廉政党课、看廉政教育专题片等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洗脑”“洁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许多腐败问题都是因为党员干部家庭成员缺乏防范意识而产生。为使党员干部家属成为一道“拒腐墙”,甘垛镇在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过程中,除开展家庭助廉交流会外,镇纪委每年都要组织两次“家访”,上门送家庭助廉教育读本、廉政书法绘画作品,向党员干部家属吹“廉风”,同时还把“廉内助”的事迹编成文艺作品,在表彰会上进行演出。“廉政文化进家庭”使“枕头风”常吹、“警示语”常提,党员干部家属们还纷纷给配偶写一封廉政“情书”,让其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
村级组织及涉农社区虽处在最基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干部“廉不廉”,群众关注度极高。为筑牢农村基层廉政“防护墙”,甘垛镇定期给村“三大员”上廉政课,并让他们交流平时“廉不廉”。同时,给村干部送廉政文化教育读本、开展党风廉政电化教育活动,并组织“开卷”考试,让廉政文化入心、入脑。另外,甘垛镇每个村都设立村务、政务、党务公开栏和廉政文化专栏,时刻提醒村干部要干净做事、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