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 00:00:00 作者:卢国庆 子杼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卢国庆 记者 子杼)近日,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温书涛海归博士,大连理工大的于凤歧、孙淼硕士,正式在城南新区注册公司,开启创业之旅;来自长春理工大、东北大学等7所高校的20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正式进入北方动力、奥凯机械等11家企业参与研发……据悉,今年以来,新区以大连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为“红娘”,大范围深入高校院所招贤纳士,大力度引进带团队、带项目、带专利“三带型”人才,全力为企业装配“最强大脑”。今年5至11月份,该院赴全国22家高校对接人才近300人,成功签约116人,已有47人任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2家企业引进博士、高级工程师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企业请来了李厚补博士,实现了‘人才+项目’‘专利+标准’双丰收。”赛尔管业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新建成的6条超高压特种管材生产线正是得益于李厚补博士的专业研发。赛尔管业的成功之路正是新区人才兴区战略的有效显现。近年来,城南新区紧紧抓住市“人才新政18条”,以产业发展所需、企业转型所急为着力点,加大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引进力度,全力促进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奥利斯特因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 加盟而驶向新型脱硫脱硝设备发展“蓝海”,并吸引风投基金1亿元;星浪光学因引进苏俊宏教授开发全新滤光片拉出开票“大阳线”,并燃起南京银行投贷联动激情;明晟新能源、东润新材料等小微企业也因借智张高科博士、杨建校博士在新产品上一路高歌。仅今年,新区就引进博士以上人才19名,其中“千人计划”专家1名、省“双创计划”人才2名、扬州“绿扬金凤”计划双创领军人才4名、优秀博士6名,有力推动人才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由重引进向重用好两个转变。
与此同时,近年来,城南新区围绕质量强区、创新高地建设,精心谱写聚才、用才、成才三部曲,与武汉大学就高端人才、专利成果、创新项目“三个优先输送”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同盟,全力争取科技镇长团背后的院所、校友智库进行“智本+资本”,积极推进人才柔性进企、“假日专家”等人才引进形式。党政负责人坚持每季度带领企业赴高校招才揽才,将企业实施人才入股、专利分红、科技副总等重才举措纳入转型升级奖励盘子,不断健全人才公寓、科创中心、孵化器等硬件保障,建立双创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生活保障、政策争取、创业融资、项目申报等一揽子服务,努力以人才的获得感换取企业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