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6 00:00:00 作者:陈莎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陈莎 记者 殷朝刚)“爷爷你看,这是我的季考优秀奖状!”“好好好!孙子学习进步了。”这是汤庄镇沙堰村村民朱小山同孙子的开心对话。朱小山夫妻两人残疾,不能挣钱养家,四个孙子,一个在上大学,三胞胎孙子在沙堰初中上初三,虽然儿子和儿媳在外打工,但也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常常为孩子上学犯愁。自从镇里开展帮扶困难家庭工作后,他们家看到了希望。
今年以来,汤庄镇深入推进贫困家庭帮扶工作,做到扶贫不走形式、不漏一户。在走访过程中,朱小山家中的情况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为了从根本上让朱家脱贫,镇里决定帮助朱家几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其中三胞胎上学的所有教育费用,包括在校的宿食费用、保险费用都由政府“包”,每年镇政府和教育局还要给予相应的补助;对于上大学的孩子,镇里每年给予一次性学费和生活费资助,真正让朱家不要为孩子上学犯愁。
在汤庄镇,这样的精准帮扶例子还有很多。汤庄镇贫困家庭成员李志云,以前整天都是愁眉苦脸,而现在完全像换了一个人,见到人就夸政府帮扶好。原来,李志云患病干不了重活,丈夫在企业上班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和她的医疗费。3个月前,镇里在开展大走访活动时发现李志云家的困难,并了解到李志云还懂得上网。恰巧镇食安办正好需要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镇里就安排李志云去培训。学会基本技术后,政府又为她配备一台电脑,让她在家负责食安网络平台的监管,每逢镇上有农家酒席,她就去采集相关数据资料回来及时报送,每年能得到镇里支付的1.5万元以上工资,并享受相关医疗补助政策。
据了解,汤庄镇共有贫困家庭734户,其中特困户66户,最贫困户40户。目前,该镇对特困户和最贫困户都已因户制宜实施帮扶,对剩下的600多户贫困家庭,该镇也将分类进行“项目化”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