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5 00:00:00 作者:徐克祥 袁陈龙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徐克祥 袁陈龙 记者 陆业斌)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日前记者在汤庄镇沙堰村粮食烘干中心现场看到,六组烘干设备正满负荷地为村民烘干刚收割的水稻。沙堰村党总支书记郭兆平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市供销合作总社和沙堰供销社的帮扶下,村里建起了粮食烘干中心,不仅彻底解决了村民粮食生产烘干需求,而且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据了解,沙堰村粮食烘干中心今秋为全村7000多亩水稻烘干,由于收费低廉,可为村民节省烘干费用近20万元。沙堰村的变化,是市供销合作总社实施“社村共建”精准扶贫战略,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供销合作总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聚焦富民、聚力帮扶”部署,结合实际,积极实施“社村共建”精准扶贫战略,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共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营服务体系、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干部队伍,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效果不断显现。去年以来,市供销合作总社争取落实了帮扶资金近百万元,帮助龙虬镇大树村、甘垛镇渔海村、汤庄镇沙堰村、三垛镇柘垛村等4个经济薄弱村,添置了无人植保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并成立了相应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社村共建”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不仅帮助村民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今年7月,龙虬镇大树村在市供销合作总社的帮扶下,购置了两台无人植保飞机,成立了为民植保合作社。合作社、植保飞机,在今年夏天高温季节水稻生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村民植保服务农田2500多亩,不仅减轻了村民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劳动强度,而且为村民每亩节本5元左右。同时,还为村里增加了2.6万元的集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