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理论+文艺”融合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文艺”融合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11-14 20:35:52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理论+文艺”融合讲,“城市+农村”联动抓,是我市因情而变、因需而为、因势而动、因利而行,持续打造的理论宣讲新路径。这一宣讲新模式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真融乡情,较好地满足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

矛盾催生新灵感。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文艺人才集聚,全市基层活跃着莲湘、高跷、扬剧等300余支特色文化团队,过去长期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很难与理论实现精准融合,而基层宣讲又存在不深入、不生动、不务实的问题,导致人们学不到、听不懂、不愿听,理论供给力大打折扣。理论宣讲路在何方?党的创新理论如何才能传播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问题就是导向,思路决定出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高邮“落地生根”,需要“找对路”“摸对门”“定好位”“传好声”。卸甲镇活跃着一支女子音乐快板宣讲队。这支队伍由该镇文体站联络,善于用文艺形式志愿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深受群众喜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委宣传部因需而行,分类召开理论大众化工作座谈会,安排这支宣讲轻骑兵示范引导,尝试开启了“理论+文艺”融合宣讲新路径。

思路一变天地阔——城乡联动构建理论宣讲新格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思想引领新航向。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市,着眼推进实施聚文化人工程,我市因势而动,抓好莲湘、扬剧、高跷等4支宣讲队试点先行,探实路子,给出经验。在此基础上,按照连天线、融乡音、纳民俗、创特色的思路,积极引导,多维培养,摔打磨砺,做到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带动一批,打造嵌入高邮元素,招之即来、来之能演、演有品味的“理论+文艺”宣讲团队。目前,全市共有特色“理论+文艺”宣讲队40多支,其中13个乡镇、园区(街道)每家至少有1支,市级机关重点部门单位共有18支,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星星宣讲之火形成燎原态势。

特色宣讲接地气——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个理论宣讲创新形式,只有经受实践检验,得到最广大群众认可,才有生命力、影响力。近年来,配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党员干部冬训等活动,我市采取“四堂联动”分众讲、“六讲”并行深入讲、“十百千万”融合讲、理论故事穿插讲等形式,点面结合全程抓,分级擂台赛精品,巡讲展演聚合力,开展惠民宣讲400余场,推出“理论+文艺”宣讲作品200余件,其中,《伟大祖国像太阳》《解放思想当模范、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思想引领新航向、新使命呼唤新担当》等一批宣讲精品,深入城乡各地巡演,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文明实践在路上——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需求是方向,特色宣讲在路上。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针对新时代理论宣讲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新任务,我市将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着力在“理论+文艺”宣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上下功夫、使实劲,创新拓展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有效载体,更好搭建起理论大众化与群众生产生活连接贯通的桥梁,让科学理论的学习宣传实践在高邮大地更加生动鲜活、更加深入人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